唐慎微

《證類本草》~ 卷第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13)

1. 馬銜

無毒。主難產,小兒癇。產婦臨產時手持之,亦煮汁服一盞,此馬勒口鐵也。《本經》馬條注中,已略言之。(今附)

臣禹錫等謹按本經難產通用藥云:馬銜,平。日華子云:古舊鋌者好,或作醫士針也。今據《本經》馬條注中都無說馬銜之事,不知此《經》所言何謂?今姑存云。

圖經文具鐵條下。

聖惠方:治馬喉痹,喉中深腫連頰,壯熱吐氣數者。用馬銜一具,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分為三服。

2. 礪石

無毒。主破宿血,下石淋,除癥結,伏鬼物惡氣。一名磨石。燒赤熱投酒中,飲之。即今磨刀石,取垽,敷蠼螋溺瘡,有效。又不欲人蹋之,令人患帶下,未知所由。又有越砥石,極細,磨汁滴目,除障暗,燒赤投酒中,破血瘕痛。功狀極同,名又相近,應是礪矣。《禹貢》注云:砥細於礪,皆磨石也。(新補,見陳藏器。)

3. 石花

味甘,溫,無毒。酒漬服。主腰腳風冷,與殷孽同。一名乳花。

唐本注云:三月、九月採之。乳水滴水上,散如霜雪者,出乳穴堂中。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石花,治腰膝及壯筋骨,助陽。此即洞中石乳滴下凝結者。

圖經文具石鐘乳條下。

衍義曰: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紋起,以指撩之,錚錚然有聲。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難得,家中有一本,後又於大相國宮中見一本,其體甚脆,不禁觸擊。本條所注皆非。

4. 桃花石

味甘,溫,無毒。主大腸中冷,膿血痢。久服令人肌熱,能食。

唐本注云:出申州鐘山縣,似赤石脂,但舐之不著舌者為真。(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蜀本云:令人肥悅能食。南海藥譜云:其狀亦似紫石英,若桃花,其潤且光而重,目之可愛是也。

圖經曰:桃花石,《本經》不載所出州土。注云:出申州鐘山縣。今信州亦有之。形塊似赤石脂、紫石英輩。其色似桃花,光潤而體重,以舐之不著舌者為佳。採無時。陶隱居解赤石脂云:用義陽者,狀如豚腦,色鮮紅可愛。蘇恭以為非是,即桃花石也。久服肥人,土人亦以療痢,然則功用亦不相遠矣。

衍義曰:桃花石,有赤、白兩等。有赤地淡白點,如桃花片者,有淡白地、有淡赤點,如桃花片者。人往往鐫磨為器用,今人亦罕服食。

5. 光明鹽

味鹹,甘,平,無毒。主頭面諸風,目赤痛,多眵淚。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徹。一名石鹽。(唐本先附)

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亦呼為聖石。

圖經文具食鹽條下。

6. 石床

味甘,溫,無毒。酒漬服,與殷孽同一名乳床,一名逆石。唐本注云:陶謂孔公孽即乳床,非也。二孽在上,床、花在下,性體雖同,上下有別。鍾乳水下凝積,生如筍狀,漸長,久與上乳相接為柱也。出鍾乳堂中。採無時。(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云:石筍即是石乳下凝滴長者,與石花功同,一名石床

圖經文具石鐘乳條下。

7. 膚青

味辛、咸,平,無毒。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瘡。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川穀。

陶隱居云:俗方及《仙經》並無用此者,亦相與不復識。

8. 瑪瑙

味辛,寒,無毒。主辟惡,熨目赤爛,紅色似瑪瑙,亦美石之類,重寶也。生西國玉石間,來中國者皆以為器,亦云瑪瑙珠。是馬口中吐出,多是胡人謬言,以貴之耳。(新補見陳藏器。)

陳藏器:瑪瑙出日本國,用砑木不熱為上,砑木熱非真也。

衍義曰:瑪瑙,非石、非玉,自是一類。有紅、白、黑色三種,亦有其紋如纏絲者,出西裔者佳。彼土人小者碾為好玩之物,大者碾為器。今古方入藥,絕可用。此物,西方甚重,故佛經多言之。其馬口吐出,既知謬言,不合編入。

9. 太陰玄精

味鹹,溫,無毒。主除風冷,邪氣濕痹,益精氣,婦人痼冷、漏下,心腹積聚冷氣,止頭疼,解肌。其色青白、龜背者良,出解縣。(今附)

圖經曰:太陰玄精,出解縣,今解池及通、泰州積鹽倉中亦有之。其色青白、龜背者佳。採無時。解池又有鹽精,味更鹹苦,青黑色,大者三、二寸,形似鐵鏵嘴,三月、四月採。亦主除風冷,無毒。又名泥精,蓋玄精之類也。古方不見用者,近世補藥及治傷寒多用之。其著者,治傷寒三日,頭痛,壯熱,四肢不利。

正陽丹:太陰玄精、硝石、硫黃各二兩,硇砂一兩,四物都細研,入瓷瓶子中,固濟以火半斤,於瓶子周一寸,熁之,約近半日,候藥青紫色,住火。待冷取出,用臘月雪水拌令勻濕,入瓷罐子中,屋後北陰下陰乾。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細研,以麵糊和為丸,如雞頭實大。

先用熱水浴後,以艾湯研下一丸。以衣蓋,汗出為瘥。

唐本余:近地亦有,色赤、青白,片大不佳。沈存中雲:大滷之地,即生陰精石。

衍義曰:太陰玄精石,合他藥,塗大風疾,別有法。陰證傷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疾,心下脹滿、結硬、燥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亦須佐他藥兼之。《圖經本草》已有法,唯出解州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