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

《本草經集註(集注重複)》~ 草木上品 (10)

回本書目錄

草木上品 (10)

1. 漏蘆

味苦、咸,寒、大寒,無毒。主治皮膚熱,惡瘡,疽痔,濕痹,下乳汁。止遺溺,熱氣瘡癢如麻豆,可作浴湯。久服輕身,益氣,耳目聰明,不老延年。一名野蘭。生喬山山谷。八月採根,陰乾。

喬山應是黃帝所葬處,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治諸瘻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之。

今市人皆取苗用之。世中取根,名鹿驪根,苦酒摩,以治瘡疥。(《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一頁)

2. 茜根

味苦,寒,無毒。主治寒濕風痹,黃疸,補中。止血,內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蠱毒。久服益精氣,輕身。可以染絳。一名地血,一名茹藘,一名茅搜,一名倩。生喬山川穀。二月、三月採根,曝乾。(畏鼠姑。)

此則今染絳茜草也。東間諸處乃有而少,不如西多。今世道經方不甚服用。此當以其為治少而豐賤故也。《詩》云:茹藘在岅者是。(《大觀》卷七,《政和》一八四頁)

3. 旋花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去面䵟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治腹中寒熱邪氣,利小便。久服不飢,輕身。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一名美草。生豫州平澤。五月採,陰乾。

東人呼為山姜,南人呼為美草,根似杜若,亦似高良薑。腹中冷痛,煮服甚效;作丸散服之,辟穀止飢。近有人從南還,遂用此術與人斷谷,皆得半年百日不飢不瘦,但志淺嗜深,不能久服爾。其葉似姜,花赤色,殊辛美,子狀如豆蔻。此旋花之名,即是其花也,今山東甚多。(《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五頁)

4. 藍實

味苦,寒,無毒。主解諸毒,殺蠱蚑疰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其葉汁,殺百藥毒,解狼毒射罔毒。其莖葉,可以染青。生河內平澤。

此即今染䌝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藍汁,乃浣䌝布汁以解之,亦善。以汁塗五心又止煩悶。尖葉者為勝,甚治蜂螫毒。(《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三頁)

5. 景天

味苦、酸,平,無毒。主治大熱,火瘡,身熱煩,邪惡氣。諸蠱毒,痂疕,寒熱風痹,諸不足。花: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輕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一名戒火,一名火母,一名救火,一名據火,一名慎火。生太山川穀。四月四日、七月七日採,陰乾。

今人皆盆盛養之於屋上,云以闢火。葉可治金瘡,止血,以洗浴小兒,去煩熱驚氣。廣州城外有一樹,云大三、四圍,呼為慎火樹。江東者,甚細小。方用亦稀。其花入服食。眾藥之名,此最為麗。(《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七頁)

6. 天名精

味甘,寒,無毒。主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蟲,去痹,除胸中結熱,止煩渴。逐水,大吐下。久服輕身,耐老。一名麥句姜,一名蝦蟆藍,一名豕首,一名天門精,一名玉門精,一名彘顱,一名蟾蜍蘭,一名覲,生平原川澤。五月採。(垣衣為之使。)

此即今人呼為豨薟,亦名豨首。夏月搗汁服之,以除熱病。味至苦,而云甘,恐或非是。(《大觀》卷七,《政和》一八二頁)

7.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無毒。主治金瘡,止血,逐痛,出刺,除風痹內寒。止心煩,鼻衄,癰疽,惡瘡,瘻乳,婦人難產。久服輕身,耐老增壽。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採。今處處有。人言是蓼子,亦不爾。葉似酸漿,子似松子。而多入癰瘻方用之。(《大觀》卷七,《政和》一九一頁)

8. 蒲黃

味甘,平,無毒。主治心腹膀胱寒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輕身。益氣力,延年,神仙。生河東池澤。四月採。

此即蒲釐花上黃粉也,伺其有,便拂取之,甚治血,《仙經》亦用此。(《大觀》卷七,《政和》一八○頁)

9. 香蒲

味甘,平,無毒。主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一名醮。生南海池澤。

方藥不復用,世人無採,彼土人亦不復識者。江南貢菁茅,一名香茅,以供宗廟縮酒,或云是薰草,又云是燕麥,此蒲亦相類爾。(《大觀》卷七,《政和》一八○頁)

10. 蘭草

味辛,平,無毒。主利水道,殺蠱毒,闢不祥。除胸中痰癖。久服益氣,輕身。不老,通神明。一名水香。生大吳池澤,四月、五月採。

方藥世人並不復識用。大吳即應是吳國爾,太伯所居,故呼大吳。今東間有煎澤草名蘭香,亦或是此也,生濕地。李云:是今人所種,似都梁香草。(《大觀》卷七,《政和》一八六頁)

11. 蘼蕪

味辛,溫,無毒。主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疰,去三蟲。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風,頭中久風,風眩。一名薇蕪,一名茳蘺,川芎苗也。生雍州川澤及宛朐。四月、五月採葉,曝乾。

今出歷陽,處處亦有,人家多種之,葉似蛇床而香。騷人藉以為譬,方藥用甚稀。(《大觀》卷七,《政和》一七五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