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3)

1. 脾病第五

三十二法

脾俞,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俯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並灸椎上三穴各七壯。

治老小大便失禁法:

灸兩腳大指去甲一寸三壯。

又,炙大指奇間各三壯。

大小便不通:

灸臍下一寸三壯。

又,灸橫紋百壯。

治大便難法:

灸第七椎兩旁各一寸,七壯。

灸俠玉泉相去二寸半,名腸遺,隨年壯(一云二寸)。

又,灸承筋二穴三壯。

又,灸大都隨年壯。

又,灸大敦四壯。

腹中熱閉,時大小便難,腰痛連胸,灸團岡百壯,在小腸俞下二寸橫三間寸,灸之。

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灸石門百壯。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榮衛四穴各百壯,在背脊四面各一寸。

大小便不利,灸八窌百壯,在腰目下三寸,俠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

小兒大小便不通,灸魃口兩吻各一壯。

小便不利,大便數泄注,灸屈骨端五十壯。

又,灸天樞百壯,在俠臍相去各二寸。魂魄之舍,不可下針。(一名相去三寸。)

治痢法:

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隨年壯。(恐是中膂肉俞。)

赤白下痢,灸窮骨頭百壯,多多益佳。

白話文:

三十二法

脾俞,主治四肢寒熱、腰疼無法俯仰、身黃腹脹、嘔吐食物、舌根發直,並在椎上三穴各灸七壯。

治老小大便失禁法:

灸兩個腳趾頭的大拇指,離指甲一寸,灸三壯。

又,灸兩腳大拇指的奇間穴,各灸三壯。

大小便不通:

灸肚臍下一寸,灸三壯。

又,灸橫紋穴一百壯。

治大便難法:

灸第七節椎骨兩側,各一寸,灸七壯。

灸俠玉泉穴,距離二寸半,稱為「腸遺穴」,按年歲壯。(另說是二寸)

又,灸承筋穴兩穴,灸三壯。

又,灸大都穴,按年歲壯。

又,灸大敦穴,灸四壯。

腹中熱閉,時大小便難,腰痛連胸:

灸團岡穴一百壯,在小腸俞穴下二寸,橫三間寸,灸之。

大便閉塞,氣結,心腹滿:

灸石門穴一百壯。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

灸榮衛穴四穴,各灸一百壯,在背脊四面,各一寸。

大小便不利:

灸八窌穴一百壯,在腰眼穴下三寸,距離脊骨四寸,兩側各四穴。

小兒大小便不通:

灸魃口穴兩吻,各灸一壯。

小便不利,大便數泄注:

灸屈骨端穴五十壯。

又,灸天樞穴一百壯,距離肚臍各二寸。魂魄之居所,不可針灸。(又名相距三寸。)

治痢法:

大便下血:

灸第二十椎骨,按年歲壯。(可能是中膂肉俞穴)

赤白下痢:

灸窮骨頭穴一百壯,越多越好。

食不消化,泄痢,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泄注五痢便膿血,重下腹痛,灸小腸俞百壯。泄痢久下,失氣勞冷,灸下腰百壯,三報之。在八魁正中脊骨上。灸多益佳,三宗骨是。忌針。少腹絞痛泄痢不止,灸丹田百壯三報之。在臍下二寸,針入五分。

白話文:

  • **消化不良、腹瀉,皮膚不佳:**灸治脾俞穴,壯灸次數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 **五種原因引起的腹瀉,便中帶膿血、下腹劇痛:**灸治小腸俞穴,壯灸一百次。
  • **腹瀉時間久,元氣損傷、體虛怕冷:**灸治下腰穴,壯灸一百次,連續三次。此穴位於脊骨正中,八魁穴正中。灸治次數越多越好,灸治範圍為三宗骨。不建議針刺。
  • **小腹絞痛、腹瀉不止:**灸治丹田穴,壯灸一百次,連續三次。此穴位於肚臍下方兩寸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五分。

不痢不嗜食,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之。在俠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下痢赤白,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之

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壯。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氣百壯,在脊窮骨上。赤白下,灸窮胸惟多益佳。

久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之上中,去大指奇間三寸,灸隨年壯。

又,灸關元三百壯,十日灸,並治冷痢腹痛。

白話文:

  • 不痢不嗜食,食不消,灸長谷五十壯,三報之。在俠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不吃不拉且不思飲食,進食後消化不良,灸長谷穴五十壯,分三次施灸。俠臍旁開五寸的循際穴,也是可以灸的。

  • 下痢赤白,灸足太陰五十壯三報之

下痢伴有膿血,灸足太陰脾經五十壯,分三次施灸。

  • 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壯。

由久寒導致的五痔便血,灸脊中穴一百壯。

  •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氣百壯,在脊窮骨上。赤白下,灸窮胸惟多益佳。

五痔便血伴有失禁,灸回氣穴一百壯,位於脊柱尾骨上。膿血下痢,灸窮胸穴,效果很好。

  • 久痢,百治不瘥,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之上中,去大指奇間三寸,灸隨年壯。

久痢,各種治療都無效,灸足陽明胃經下一寸的高骨上,距離大拇指外開三寸處,施灸壯數按年齡而定。

  • 又,灸關元三百壯,十日灸,並治冷痢腹痛。

另外,灸關元穴三百壯,十天施灸一次,可以治療寒痢腹痛。

又,先屈竹,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記,下量一寸點兩旁各一寸,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一灸三十壯,灸百壯以上,一切痢皆瘥。亦主疳濕。脊上當胯點處不灸。

白話文:

此外,先彎曲竹枝,量度並標記在跨部的脊骨上,往下量一寸在兩側各點一寸,再往下量一寸在脊骨上,將三處連接,灸三百壯,灸百壯以上,一切痢疾皆可痊癒。也能治療濕疳。在跨部上的脊骨處不灸。

又,灸臍中稍稍至二三百壯。

白話文:

再者,灸臍中,灸得稍稍發熱即可,數量約二百至三百壯。

2. 胃病第六

三十四法

治胃補胃,灸胃俞百壯,主胃中寒,不能食,食多身羸瘦,腸鳴腹滿,胃脹。

灸三焦俞,主五臟六腑積聚,心腹滿,腰背痛,飲食不消,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隨年壯。

又,灸心下二寸,名胃管,百壯至千壯,佳。

小腸俞主三焦寒熱,灸隨年壯。

治胃中熱病,膝下三寸名三里,灸三十壯。

反胃,食即吐出,上氣,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限。

又,灸臍上一寸二十壯。

又,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三壯。(《外臺秘要》云一指。)

灸胸脅脹滿法:

臚脹脅腹滿,灸膈俞百壯,三報之。

脹滿水腫,灸脾俞隨年壯,三報之。

脹滿雷鳴,灸犬腸俞百壯,三報之。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管,在心鳩尾下三寸,百壯,三報之。

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灸中守百壯,在臍上一寸,一名水分。

脹滿瘕聚滯下疼,灸氣海百壯,在臍下一寸,忌針。

脹滿氣如水腫狀,少腹堅如石,灸膀胱募百壯,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聚泄痢,灸天樞百壯。

胸滿,心腹積聚痞疼痛,灸肝俞百壯。

灸乾嘔法:

乾嘔不止,所食即吐不停,灸間使三十壯。若四厥,脈沉絕不至者。灸之便通,此法起死人。

又,灸心主尺澤,亦佳。

又,灸乳下一寸三十壯。

凡噦,令人惋恨,灸承漿,炷如麥七壯。

又,灸臍下四指七壯。

治卒噦,灸膻中、中府、胃管各數十壯,灸尺澤、巨闕各七壯。

灸吐法:

吐逆不得食,灸心俞百壯。

吐逆不得下食,今日食,明日吐,灸膈俞百壯。

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壯。

吐變不下食,灸胸膛百壯。

又,灸巨闕五十壯。

又,灸胃管百壯三報之。

又,灸脾募百壯,一名章門,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三報之。

嘔吐宿汁,吞酸,灸神光,一名膽募,百壯,三報之。(《甲乙經》云:日月,膽募也,在期門下五分。)

嘔吐咳逆霍亂吐血,灸手心主五十壯。

噫噦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壯,神良。

噫噦嘔逆,灸石關百壯。

白話文:

三十四法

治胃補胃

灸胃俞穴一百次,主治胃寒,不能進食,食量增加後身體卻瘦弱,腸鳴腹脹,胃脹。

灸三焦俞穴,主治五臟六腑積聚,心腹脹滿,腰背疼痛,飲食不消化,嘔吐反胃。寒熱往來,小便不利,身體瘦弱,氣短,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明顯。

再者,灸心下兩寸,名為胃管,一百到一千次,效果佳。

小腸俞穴主治三焦寒熱,灸法隨年齡增長。

治胃中熱病

灸膝下三寸,名為三里,灸三十次。

反胃,吃東西就吐出來,氣往上衝,灸兩乳下各一寸,以痊癒為度。

再者,灸臍上一寸二十次。

再者,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有穴位,灸三次。(《外臺祕要》說一指。)

灸胸脅脹滿法

胸脅腹脹滿,灸膈俞穴一百次,灸三次。

脹滿水腫,灸脾俞穴,隨年齡增長,灸三次。

脹滿雷鳴,灸犬腸俞穴一百次,灸三次。

脹滿氣聚,寒冷,灸胃管穴,在心鳩尾下三寸,灸一百次,灸三次。

脹滿繞臍,結塊疼痛堅硬,不能進食,灸中守穴一百次,在臍上一寸,又名水分。

脹滿瘕聚滯下疼痛,灸氣海穴一百次,在臍下一寸,忌諱使用針灸。

脹滿氣體像水腫,小腹硬如石頭,灸膀胱募穴一百次,在中極臍下四寸。

脹滿腎冷,瘕聚腹瀉,灸天樞穴一百次。

胸滿,心腹積聚痞悶疼痛,灸肝俞穴一百次。

灸乾嘔法

乾嘔不止,吃什麼吐什麼不停,灸間使穴三十次。如果是四肢厥冷,脈搏微弱不能觸及者。灸此穴即可通氣,此法可以救死人。

再者,灸心主穴尺澤穴,也很好。

再者,灸乳下一寸三十次。

凡是想嘔吐,令人噁心,灸承漿穴,艾炷如麥子一樣,灸七次。

再者,灸臍下四指七次。

治卒嘔,灸膻中、中府、胃管穴各數十次,灸尺澤、巨闕穴各七次。

灸吐法

嘔吐不能進食,灸心俞穴一百次。

嘔吐不能排出食物,今天吃下去,明天吐出來,灸膈俞穴一百次。

卒然嘔吐,灸乳下一寸七次。

吐出變質的食物,不能進食,灸胸膛穴一百次。

再者,灸巨闕穴五十次。

再者,灸胃管穴一百次,灸三次。

再者,灸脾募穴一百次,又名章門,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灸三次。

嘔吐宿存食物,吞酸水,灸神光穴,又名膽募,一百次,灸三次。(《甲乙經》說:日月,膽募穴,在期門下五分。)

嘔吐咳逆霍亂吐血,灸手心主穴五十次。

噫氣嘔吐膈中氣閉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次,神效。

噫氣嘔吐噁心,灸石關穴一百次。

3. 肺病第七

四十五法

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灸俠胃管兩邊相去一寸,名陰都,隨年壯。

又,刺手太陰出血,主肺熱氣上咳嗽,寸口是也。

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灸大椎並兩乳上第三肋間各三壯。

凡肺風氣痿絕,四肢脹滿,喘逆胸滿,灸肺俞各兩壯,肺俞對乳引繩度之。

肺俞,主喉痹氣逆咳嗽,口中涎唾,灸七壯,亦隨年壯,可至百壯。

嘔吐上氣,灸尺澤,在肘中,不三則七。

腹中雷鳴相逐,食不化,逆氣,灸上管下一寸,名太倉,七壯。

治奔豚上氣法:

章門,一名長平,二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主奔豚腹腫,灸百壯。

又,灸氣海百壯,在臍下一寸半。

又,灸關元五十壯,亦可百壯,在臍下三寸。

中極,一名玉泉,在臍下四寸。主奔豚搶心不得息,灸五十壯。

白話文:

四十五法

  1. 肺脹氣導致兩肋下疼痛發熱,艾灸胃經兩側,距離一寸,稱為「陰都穴」,艾灸壯數隨年齡而增。
  2. 針刺手太陰肺經,出血,主治肺熱上攻導致咳嗽,取穴於寸口。
  3. 肺脹、肋骨滿痛、嘔吐、氣往上衝等,艾灸大椎穴和兩乳上方第三肋間,各三壯。
  4. 肺虛風痺導致肢體麻木腫脹、喘息逆氣、胸悶,艾灸肺俞穴,各兩壯,肺俞穴位於乳頭對準處,用繩子測量。
  5. 肺俞穴,主治喉嚨腫痛、氣逆咳嗽、口中生涎,艾灸七壯,也可以根據年齡增加,最多可灸百壯。
  6. 嘔吐、氣往上衝,艾灸尺澤穴,位於肘部中央,灸三壯或七壯。
  7. 腹中雷鳴作響、食物不消化、氣逆,艾灸上管穴下一寸,稱為「太倉穴」,七壯。
  8. 治療奔豚氣逆法:
  • 章門穴,又名長平穴,兩穴位於肚臍外兩側,與肚臍和肋骨末端成一直線,主治奔豚氣逆、腹部腫脹,艾灸百壯。
  • 艾灸氣海穴百壯,位於肚臍下一寸半。
  • 艾灸關元穴五十壯,也可以百壯,位於肚臍下三寸。
  • 中極穴,又名玉泉穴,位於肚臍下四寸。主治奔豚氣逆心悸不安,艾灸五十壯。

心中煩熱奔豚,胃氣脹滿不能食,針上管入八分,得氣即瀉。若心痛不能食,為冷氣,宜先補後瀉,神驗。灸之亦佳,日二七至百止,不瘥倍之。不忌房室。

白話文:

心裡煩躁不安,胃脹滿而不能吃東西,用針插入八分,針灸得氣後立即瀉氣。如果心痛不能進食,是由於寒氣導致,宜先用灸法補氣,後用瀉法,效果顯著。

灸療法也很有效,每天灸27-100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可以加倍施灸。灸療法不影響夫妻生活。

奔豚冷氣,心間伏梁,狀如覆杯,冷結諸氣,針中管入八分,留七呼,在上管下一寸,瀉五吸,疾出針,須灸,日二七壯至四百止,慎忌房室。

白話文:

奔豚冷氣(心臟病發作),造成心痛,症狀如上覆蓋著一個杯子。寒氣凝結在心臟,用針灸治療,針刺入皮膚八分深,停留七次呼吸,針尖在上管下一寸處,扎五次呼吸後快速拔除針灸,然後立即艾灸,每天灸二至七壯,總共灸至四百壯為止。戒房事。

又,中府二穴,主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灸百壯。

又,期門二穴,直乳下二肋端旁一寸五分,主奔豚,灸百壯。

又,四滿俠丹田兩旁相去三寸,灸百壯。(一云三十壯。)主奔豚氣,上下搶心腹痛。

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灸太衝,不限壯數。從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第四椎名巨闕俞,主胸膈中氣,灸隨年壯。

白話文:

中府穴:主治奔豚病(胸腹氣逆上衝),腹部與腰部同時疼痛,灸炙 100 壯。

期門穴:位於乳頭下方,兩肋端旁約 1.5 寸處,主治奔豚病,灸炙 100 壯。

四滿穴:位於丹田兩側,相距 3 寸,灸炙 100 壯(另一說為 30 壯)。主治奔豚氣(心腹氣逆上衝),上衝心腹而疼痛。

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吐、不思飲食者:灸炙太衝穴,壯數不限,從疼痛開始,直到疼痛停止為止,艾炷大小如麻雀糞便。

第四椎巨闕俞穴:主治胸膈中的氣疾,灸炙的壯數應與年齡相符。

太倉一穴,一名胃募,心下四寸,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思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飲不消,腸鳴泄痢,灸百壯。

白話文:

太倉穴,又名胃募,位於心窩下四寸處。主治心腹部的各種疾病,包括脹痛、煩悶、憂思鬱結、寒氣霍亂、心痛嘔吐、飲食不消化、腸鳴腹瀉等。灸百壯。

肓募二穴,在乳頭斜度至臍中屈去半從乳下行盡度頭是,主結氣囊裹,針藥所不及,灸隨年壯。

臍下結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此冷氣,灸關元百壯。

又,灸天井百壯。

白話文:

肓募穴位於乳頭斜對側,從乳房下緣至臍中,彎曲半圈,向上延伸至頭部。此穴主治氣塊凝聚在腹部,針灸藥物難以治療的症狀,可根據年紀灸壯。

臍下結痛,疼痛流入陰中,發作沒有固定時間,這是虛寒之氣。可灸關元穴一百壯。

另外,還可以灸天井穴一百壯。

氣短不語,灸大椎隨年壯。又灸肺俞百壯。又灸肝俞百壯。又灸尺澤百壯。又灸小指第四指間交脈上七壯。又灸手十指頭各十壯。

白話文:

呼吸短促無法說話時,可灸大椎穴,灸量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

另外,灸肺俞穴100壯。

還灸肝俞穴100壯。

再灸尺澤穴100壯。

此外,灸小拇指和小指旁邊的第四指之間的交脈穴上7壯。

最後,灸手上的十根手指尖,每根灸10壯。

少年房多短氣,灸鳩尾頭五十壯。又灸臍孔中二七壯。

乏氣,灸第五椎下隨年壯。

下氣,灸肺俞百壯。

又,灸太衝五十壯,此穴並主肺痿。

灸飛屍法:

白話文:

少年時期氣不足,灸鳩尾穴,灸五十壯可壯健。又灸臍孔,灸二十七壯。

氣虛,灸第五椎下,隨年齡增長而加壯。

下焦氣虛,灸肺俞穴,灸一百壯。

又,灸太衝穴,灸五十壯,此穴也主治肺結核。

灸飛屍穴的方法:

以繩量病人兩乳間中屈,又從乳頭向外量,使肋𤜮於繩頭,灸隨年壯,主一切注(《千金》云:三壯或七壯,男左女右)。

白話文:

用繩子測量病人兩乳間的中間距離,再從乳頭向外測量,把繩子末端放在肋骨上。根據病人的年齡壯實程度進行艾灸,主治一切注症。(《千金方》中記載:可以艾灸三壯或七壯。男子艾灸左邊,女子艾灸右邊。)

胃管主五毒注,不能食飲,百病,灸至千壯。

忤注,灸手肘尖,隨年壯。(尖,一作紋)。

又,第七椎,灸隨年壯。

又,灸心下一寸三百壯。

食注,灸手小指頭,隨年壯,男左女右。

水注,口中湧水出,經云肺來乘腎,食後吐水,灸肺俞及三陰交,隨年壯,瀉肺補腎。

灸一切注,無新久者,先仰臥,灸兩乳兩邊斜下三寸,名注市,隨年壯。

第二肋間名期門,灸隨年壯。

白話文:

胃管主五毒注,不能食飲,百病,灸至千壯。 如果胃管主導的五毒注擾亂身體,導致無法飲食,產生各種疾病,應灸至千壯。

忤注,灸手肘尖,隨年壯。(尖,一作紋)。 如果忤注侵擾,應灸手肘尖,壯數依年份而定。(尖,另有作紋)

又,第七椎,灸隨年壯。 此外,還可以灸第七椎,壯數依年份而定。

又,灸心下一寸三百壯。 此外,還可以在心下一寸處灸三百壯。

食注,灸手小指頭,隨年壯,男左女右。 如果食注侵擾,應灸手小指頭,壯數依年份而定,男性灸左,女性灸右。

水注,口中湧水出,經雲肺來乘腎,食後吐水,灸肺俞及三陰交,隨年壯,瀉肺補腎。 如果水注侵擾,口中湧出水,這是因為肺氣上逆,侵犯腎臟,導致食後吐水,應灸肺俞穴和三陰交穴,壯數依年份而定,同時瀉肺補腎。

灸一切注,無新久者,先仰臥,灸兩乳兩邊斜下三寸,名注市,隨年壯。 對於一切注,無論新舊,先仰臥,灸兩乳兩邊斜下三寸處,稱為注市,壯數依年份而定。

第二肋間名期門,灸隨年壯。 在第二肋間有期門穴,灸壯數依年份而定。

(凡中屍者,飛屍、循屍、風屍、屍注也。今皆取一方治之。其狀皆腹脹痛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兩肋或踝腫起,或攣引腰脊,灸乳後三寸,男左女右,可二七壯。不止者,多其壯數即愈。)

白話文:

凡是中了「屍氣」的人,包括飛屍、循屍、風屍、屍注。現在大家都採取一種方法來治療。症狀都是肚子脹痛難忍,吸不上氣,往上衝到胸口,兩肋或腳踝腫脹隆起,或導致腰脊攣縮。用艾灸灼燒乳頭後方三寸處,男性左邊,女性右邊,可以灼七到十四壯。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多灼幾壯,這樣就能治癒。

又,兩手大指頭各灸七壯。

乳下一寸,逐病所在,灸之,病瘥止。

白話文:

乳房下三公分處,對應疾病部位,施灸,疾病可痊癒。

一切惡注,氣急不得息欲絕者,及積年不瘥者,男左手虎口紋,於左乳頭並四指當小指節下間灸之,婦人以右手也。

白話文:

各種頑固疾病,呼吸急促、瀕臨死亡,或是多年以來一直未能痊癒的疾病,對於男性來說,可以在左手虎口紋、左乳頭以及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的部位進行艾灸治療;對於女性來說,則以右手對應的部位進行艾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