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脈義簡摩》~ 卷八 兒科診略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兒科診略 (4)

1. 診指爪法

五指梢冷,是驚風也;中指獨熱,是傷寒也;中指獨冷,是麻疹也。五指尖常冷者,脾陽不足也。卒冷者,有氣厥,有急痛。

白話文:

如果五個手指頭都感覺冰冷,可能是因為受了驚嚇;如果只有中指感覺發熱,可能是得了傷寒;如果只有中指感覺冰冷,可能是得了麻疹。如果手指尖經常感到冰冷,可能是因為脾氣虛。如果手指尖突然感到冰冷,可能是因為氣血鬱滯或劇烈疼痛。

凡三歲以下,病深重危急者,指甲口鼻多作黑色。此脈絕神困,良醫莫保。

久病,爪甲青者,肝絕也;爪甲黑者,血死脈絕也;爪甲白者,血脫也。俱死。淡紅者,血虛也;淡紫者,血痹也;紅而成點不勻者,血少而氣滯也。層層如浪紋者,有水氣,將為水腫、泄瀉也。甲後近肉有白暈者,氣虛也。深黃如染者,黃疸也。淡黃者,飲食停滯,脾胃弱也。卒病,爪甲青而腹急痛者,有中寒,有中毒,有心包絡或胃絡中有死血所致也。

白話文:

長期生病的人:

  • 指甲青色:肝臟功能衰竭
  • 指甲黑色:血液死亡,血管不通暢
  • 指甲白色:失血過多,身體衰竭

指甲顏色偏淡:

  • 淡紅色:血虛
  • 淡紫色:血流不暢
  • 紅色但不均勻:氣血不足,氣滯血瘀

指甲表面有異常:

  • 層層如海浪紋路:體內有水濕,可能導致水腫或腹瀉
  • 指甲根部近肉處有白色暈圈:氣虛

指甲顏色偏黃:

  • 深黃色如染料:黃疸
  • 淡黃色:飲食停滯,脾胃虛弱

急性生病的人:

  • 指甲青色且腹部劇烈疼痛:可能是受寒、中毒,或心包絡或胃絡中有凝結的血塊

關紋、魚絡、唇口、爪甲之色,皆血之所見也。變則俱變,故主病多同。

2. 診齒法(並出《內經》、《脈經》)

久病,爪甲焦黃,憔悴自折,與齒如熟豆者,謂之大骨枯槁,死不治。

久病,唇腫齒焦者死,齒光無垢者死,齒忽變黑者死。

熱病,陰陽俱竭,齒如熟豆,其脈駛者死。陰陽俱竭,謂汗便並閉也。

骨蒸,齒槁者死。

3. 診大肉捷法

久病,形氣相得者生,皮膚著者死。脫肉,身不去者死。形肉已脫,九候難調,猶死。急病,形肉雖不脫,猶死。「三部九候論」

白話文:

慢性疾病:

如果形體和氣血相得益彰,病者就能康復;如果皮膚發黑,病者將會死亡。如果脫落的肉體無法再生,病者將會死亡。如果形體和肌肉已經脫離,脈象難以調和,病者仍會死亡。

急性疾病:

即使形體和肌肉沒有脫離,但如果病情危急,病者仍會死亡。

趙晴初曰:病人大肉已脫,為不可救。蓋周身肌肉瘦削殆盡,脾主肌肉,此為脾絕也。余每以兩手大指次指後,驗大肉之落與不落,以斷病之生死,百不失一。病人雖骨瘦如柴,其大指次指後有肉隆起者,病雖重可治;若他處肉尚豐而此處無肉,轉見平陷者,便不可治。魚絡本候胃氣,而次指又大腸脈所過也。

白話文:

趙晴初說:病人的大拇指後肌肉已消失,代表無法救治。因為全身肌肉極度瘦削,而脾臟掌管肌肉,所以這是脾臟衰竭。我常以雙手拇指和食指的後側,來檢查大拇指後肌肉有無消退,以此判斷病人的生死,百發百中。病人即使瘦骨如柴,其大拇指和食指後側還有肌肉隆起,就算病重也能治癒;若其他部位還有肉,但此處沒有肉,反而凹陷,那就無法救治了。大魚際穴是胃氣所循行的穴位,而食指又是大腸脈經過的地方。

此法前人未道,實不可易。周慎齋先生所謂久病形瘦,若長肌肉,須從目內眥下胞長起,亦此義也。說已見前。

4. 診尺膚寒熱法

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邪氣病形篇」

白話文:

脈搏跳動急促,尺部的皮膚也緊繃。脈搏跳動緩慢,尺部的皮膚也鬆弛。脈搏細微,尺部的皮膚也變薄、氣色較差。脈搏粗大,尺部的皮膚也豐滿隆起。脈搏滑順,尺部的皮膚也光滑。脈搏澀滯,尺部的皮膚也粗糙。

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尺與脈俱緩澀也,解,懈也,㑊,食㑊也。尺澀脈滑,謂之多汗。尺寒脈細,謂之後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粗者臂上鼠肉也。「脈」下似當有脫字,又似當作「脈粗尺常熱者」。《內經》有云: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見「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尺脈緩澀,稱為解㑊,即尺脈和寸關脈都緩澀。解,意指懈怠;㑊,意指食慾不振。尺澀脈滑,稱為多汗。尺寒脈細,稱為後泄。脈尺粗常熱 ,稱為熱中。粗,指的是手臂上的老鼠肉。這段話「脈」字下可能漏了字,或者應該是「脈粗尺常熱者」。《內經》提到:脈搏粗大,代表陰氣不足,陽氣過剩,為熱中之象。請參照「平人氣象論」。

審其尺之緩、急、大、小、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視其人目窠上微癰,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尺膚滑以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㑊;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粗魚之鱗者,水溢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

白話文:

觀察脈象的緩急、大小、滑澀,以及肌肉的堅硬軟弱,就能確定病症。如果病人眼窩上部微微紅腫,像是剛睡醒的樣子,頸動脈搏動,時常咳嗽,按壓手腳時感覺空虛不起,表示有風水濕脹的問題。

脈象滑膩濕潤,可能是風邪。脈肉軟弱,表示解除束縛,鬆弛無力。安穩地躺著,肌肉萎縮,表示寒熱交替,難以治療。脈象粗糙,像是粗魚鱗片一樣,表示有水氣溢出,引發水腫。脈象發熱明顯,脈搏強而躁動,表示患有溫病。

其脈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而少氣也;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持之而熱者,亦寒熱也。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即鼠肉也。一作廉非。

白話文:

脈象強勁且滑利,會伴隨出汗;寸口部位皮膚寒冷,脈象細小,會出現腹瀉和氣虛;尺脈部位皮膚發熱,先熱後寒,這是寒熱病症;尺脈部位先寒,過一會兒變成熱,也是寒熱病症。只有肘部發熱,說明腰部以上發熱;只有手的掌心發熱,說明腰部以下發熱。只有肘部前側發熱,說明胸前發熱;只有肘部後側發熱,說明肩背部發熱。只有前臂中間發熱,說明腰腹部發熱;肘部後面腫脹,就像老鼠的肉。另一種說法是「廉」而不是「非」。

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者死。「論疾診尺篇」

白話文:

原文:

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

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

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者死。

如果以下三到四寸的脈位發熱,表示腸道裡有寄生蟲。

手掌心發熱,表示腹部有熱氣;手掌心發冷,表示腹部有寒氣。

尺脈脈位明顯發熱,而且人迎脈也比較大時,需要進行放血治療。

如果尺脈堅硬且脈搏很弱,甚至感覺氣血不足,頭暈目眩,如果症狀加重,則有生命危險。

5. 診腸胃寒熱法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當作「熱」。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病飢,小腹病脹。「師傳」

白話文:

胃中有熱,食物會被消化掉,讓人心煩、容易飢餓,肚臍以上的皮膚發熱;腸中有熱,會拉出黃色稀爛的大便,肚臍以下的皮膚發涼。這種情況應當當作「熱症」治療。

胃中有寒,就會腹脹;腸中有寒,就會腸鳴、拉肚子。胃中有寒,腸中有熱,就會既脹又拉;胃中有熱,腸中有寒,就會感到飢餓,小腹脹痛。這是醫家傳授的古訓。

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當是「堅」字。陷者,足陽明病,此胃熱也。「邪氣病形篇」

白話文:

  • 面部發熱:足陽明經病。
  • 口脣發紫:手陽明經病。
  • 雙腳腳背上的脈搏豎起:應該是「堅」字。
  • 脈搏陷下的:足陽明經病,這是胃熱。

下利者,濕也,有寒有熱,有在腸有在胃。腸胃濕而俱寒者,泄如注下而無禁也;腸胃濕而俱熱者,胸中嘈雜無奈,肛門逼迫,重墜不堪,時時登圊而少所出也;胃中寒而腸熱者,腹痛重墜,久而便出,便出即快然而衰也;胃中熱而腸寒者,略一腹痛,或不腹痛,即已便出,便出復見重墜,不欲起也。

白話文:

腹瀉是濕氣造成的,有寒濕和熱濕之分,有的是腸胃濕寒,有的是胃腸濕熱。

腸胃都濕寒的,腹瀉如水流般止不住。

腸胃都濕熱的,胸悶煩躁難耐,肛門有便意、下墜感,但上廁所後排便很少。

胃寒腸熱的,腹部疼痛下墜,過一會兒後才排便,排便後會感到舒服但很快又疲憊。

胃熱腸寒的,腹部稍微疼痛,或不疼痛,立刻就會排便,排便後又感到下墜,不想起來。

6. 診五臟骨蒸法(小兒疳疾同此)

五痿者,生於大熱也。何以別之?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痿論」。骨蒸者,風寒飲食,失治而成者也。

白話文:

五痿

五痿是因身體內有大熱所造成的。如何分辨哪種器官出了問題?

  • 肺熱:皮膚白晰,毛髮枯萎
  • 心熱:皮膚紅赤,脈絡上浮
  • 肝熱:皮膚青綠,指甲枯槁
  • 脾熱:皮膚黃色,肌肉蠕動
  • 腎熱:皮膚黑,牙齒枯槁

骨蒸

骨蒸是因風寒飲食不慎,治療不當造成的。

7. 東垣內外傷辨證

傷於七情六慾,飲食作勞,為內傷,宜養正;傷於風寒暑濕燥火,為外感,宜祛邪。如發熱證,外感則發熱無間,內傷則時作時止。惡寒證,外感雖絮火不除,內傷則得暖便減。頭痛證,外感則常痛不休,內傷則時痛時已。外感則手背熱於手心,內傷則手心熱於手背。外感則鼻塞不通,內傷則口淡無味。

白話文:

如果因為情緒失控、飲食不當或過度勞累,導致身體受傷,稱為內傷,這時應加強身體的正氣。而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在因素致病,稱為外感,這時應驅除邪氣。比如發熱,如果由外感引起,發熱會持續不斷;如果是內傷引起,發熱常時有時無。惡寒,如果由外感引起,即使蓋上厚被子也無法解除;如果是內傷引起,一感到溫暖,惡寒就會減輕。頭痛,如果由外感引起,會持續疼痛不斷;如果是內傷引起,有時會痛有時會停。外感時,手背會比手心熱;內傷時,手心會比手背熱。外感時,鼻子會塞住不通氣;內傷時,嘴巴會淡而無味。

按:小兒無嗜欲勞倦,而內傷更有甚者,或稟賦不足也,或飲食不和也,或久病失治也,或病後失調也。稟賦之傷多在腎,因病之傷多在脾。

白話文:

注意:小兒沒有嗜好和過度勞累,但內傷的情況更嚴重。可能是先天的體質虛弱,也可能是飲食不當,或是久病未得到適當治療,或是疾病後身體失調造成的。由於體質虛弱造成的內傷大多發生在腎臟,由疾病引起的內傷大多發生在脾臟。

8. 切脈法

凡診小兒,既其言語不通,尤當以脈為主,而參以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小兒之脈,非比大人之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是即小兒之肯綮。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則無論諸病,但隨其證,以合其脈,而參此四者之因,再加以聲色之辨,更自的確無疑,又何遁情之有?此最活最妙之心法也。若單以一脈鑿言一病,則一病亦兼數脈,其中真假疑似,實有難於確據者,張景岳

白話文:

對於幼兒的診斷,由於他們不會說話表達,因此尤為注重脈象,再參考他們的形色、聲音,這樣幾乎不會有誤診。幼兒的脈象不像成人的那麼複雜,只要察覺強弱、緩急這四種脈象,就可以掌握幼兒的情況。因為強弱可以判斷虛實,緩急可以判斷邪正,這四個特點都明白之後,無論是什麼疾病,只要根據症狀,與相應的脈象對應起來,再參照四個特點的原因,加上對聲音和臉色的辨別,就會更加準確無疑,哪裡還會有隱藏的情形呢?這是最靈活最巧妙的心得方法。如果只根據一類脈象來確定一種疾病,那麼一種疾病可能同時出現好幾種脈象,其中真假虛實,難以準確判斷,張景嶽

小兒脈一息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脈經》

五歲以上,以一指取寸關尺三部,六至為和平,七八至為熱,四五至為寒。《正眼》

小兒脈多雀鬥,要以三部為主。若緊為風癇,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氣,沉而數者骨間有熱欲以腹按清冷也。《脈經》

白話文:

小孩子的脈象經常出現雀鬥(跳動不規則)的情況,主要著重於三部位的脈搏。如果脈搏緊,代表有風癲症;如果脈搏沉,表示乳食不消化;如果脈搏弦而急促,表示有外邪入侵;如果脈搏沉而跳動較快,表示骨頭間有熱,可以用腹部按壓清涼部位來緩解。

小兒是其日數應蒸變之期,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哯者,脈亂,無苦也。《脈經》

《脈經》論小兒脈,止此三條,而余不言者,余與大人同也。後世既有專家,遂為之條分縷析矣。

小兒之脈,氣不和則弦急,傷食則沉緩,虛驚則促急,風則浮,冷則沉細。脈亂者不治。仲陽

凡看脈,先定浮沉遲數,陰陽冷熱。沉遲為陰,浮數為陽。浮主風,沉遲主虛冷,緊主癲癇,浮緩主虛瀉,微遲有積、有蟲,遲澀胃不和。沉主乳食難化,緊弦主腹痛,牢實主大便秘。沉數而細,骨中有熱。弦緊而數,驚風。浮洪胃熱,沉緊寒痛。虛濡者有氣,又主慢驚。芤主大便利血。薛立齋

白話文:

診脈時,首先依次確定脈象的浮沉、遲數、陰陽冷熱。

  • 沉遲的脈象代表陰質,浮數的脈象代表陽質。
  • 浮脈主風,沉遲脈主虛寒。
  • 脈緊主癲癇,脈浮緩主虛性腹瀉。
  • 脈微遲表示有積食或蟲積,脈遲澀表示胃氣不和。
  • 脈沉主食積難化,脈緊弦主腹痛,脈牢實主大便不通。
  • 脈沉數而細,表示骨中有熱。
  • 脈弦緊而數,主驚風。
  • 脈浮洪主胃熱,脈沉緊主寒痛。
  • 脈虛濡表示有氣,也主慢驚。
  • 脈芤表示大便帶血。

——薛立齋

小兒之脈,其主病與大人同,但部位甚狹,難於分辨。然小兒病因無多,脈象當無多變,正不必多立名色,以自炫奇。又小兒六七歲以下,腎氣未至,脈氣止在中候,無論脈體素浮素沉,重按總不能見脈。若重按見脈,即與大人牢、實、動、結同論,但亦不可太浮無根耳。

白話文:

兒童的脈象,其主要疾病與成年人相同,但部位較小,難以辨別。然而,兒童生病的原因不多,脈象也不會有太多變化,沒必要設立太多名稱來炫耀自己。另外,6-7歲以下的兒童,腎氣尚未發育完全,脈氣只停留在中候,不論脈體原本是浮脈還是沉脈,重按也無法找到脈搏。如果重按發現脈搏,則與成年人的牢脈、實脈、動脈、結脈相同,但也不應太浮而沒有根基。

小兒肝氣有餘,腎氣不足,脈體似宜見長,止因稚陽氣弱,經絡柔脆,不能如大人之充暢,首尾齊動也,故其脈來累累如電之掣,如珠之躍。又因乳食血液有餘,故滑利如不可執也。雀鬥者,數中一止,止而又數,頻並也。血多氣少,氣之力弱,未能鼓盪,血又壅盛,故其行易躓。

白話文:

小孩子的肝氣比較旺盛,而腎氣不足,脈象應該呈現出增長的跡象。但由於小孩子陽氣較弱,經絡脆弱,無法像成年人那樣充盈流暢,首尾脈搏同時跳動。因此,他們脈搏跳動起來像電流一樣迅速短促,像珍珠一樣跳躍。此外,由於乳食營養充足,所以脈搏滑利,讓人感覺難以把握。

「雀鬥」的脈象表現為:脈搏跳動時連續出現幾次,然後停頓一下,再繼續跳動幾次,如此反覆。這表示血多氣少,氣力微弱,無法推動血液,導致血液壅塞,所以脈搏跳動容易停滯。

八至為平者,三歲以下也;六至為平者,五歲以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