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醫門棒喝》~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性說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抑謂其理費隱,有難言語形容者乎。故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或恐未能領會,而反滋惑,故不可以輕語乎。

白話文:

孔子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話語,我們無法得知。是不是這種道理非常深奧,難以用言語形容呢?所以說,只有中上等能力的人,纔可以討論這些高深的東西。中下等能力的人,不能討論這些東西。或許擔心他們不能理解,反而會增加困惑,所以不能輕易跟他們討論。

迨後論性者,或云性善,或云性惡。至宋儒以來,又言天賦之性善,氣質之性惡,似乎性有兩種。雖各有見解,竊謂其義,猶未盡焉。蓋以聖經證之,豈非信而有當乎。夫惡者,固為氣質,而善,未始非氣質也,皆不可以名性,何也?子思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誠則明矣。

白話文:

從古至今,對於人性的探討,有觀點認為人性本善,也有觀點認為人性本惡。到了宋代以來,又有人提出人稟賦的天性是善的,而受氣質影響形成的性情則可能是惡的,這似乎把人性分成了兩種。雖然每種觀點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我認為他們的論述並未完全透徹。

若以聖經為證,豈不是很確切嗎?的確,惡是氣質的表現,但是善也不一定就不是氣質的表現。它們都不可以直接被稱為人性。這是為什麼呢?子思先生說:「誠,是天地運行的法則。」從誠而發的光明,就是我們所說的本性。誠實,就能明察事理。

此數句,申說天命之謂性一句之義。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即為至誠無息之道所在。自天而賦於人,則謂之性。是故性者天理之本,然惟誠而後見,不誠則昧矣。故曰,自誠明,謂之性也。是誠為性之體,明為性之用,性之體用,本來完全。故曰,誠則明矣。即所謂堯舜性之也。

白話文:

這幾句話是在解釋「天命之謂性」這句話的意思。所謂上天的法則,沒有聲音沒有氣味,就是至誠無盡之道的所在。從上天賦予人,就叫做本性。所以本性就是天理的根本,但是隻有至誠才能顯現,不至誠就會模糊不清。因此說:「從至誠中顯明,這就是本性。」這裡的至誠是本性的體,顯明是本性的用,本性的體和用本來就是完備的。所以說「至誠就會顯明」。這句話所說的,就是堯舜的本性。

又曰,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明則可以至於誠矣。此數句,申說修道之謂教也。自明而誠,則為立教之方,故誠之者,為人之道也。蓋存誠必以修省為先,而修省須教先明其理。理或未明,則修省非道,而不能存誠。故必知至而後意誠,所以自明誠,謂之教。理既大明,則可以至於誠,即所謂湯武反之也。

白話文:

另外,誠實是做人的根本。從瞭解誠實開始,稱為「教」。瞭解誠實,纔可以達到誠實的境界。這幾句話都是強調修養品德,而修養品德就是教化的意思。從瞭解誠實到達到誠實,就是教化的方法。因此,誠實是做人的根本。要存有誠實之心,必須先反躬自省,而反躬自省必須先了解道理。如果道理不明,反躬自省就不是正道,也無法存有誠實之心。所以一定要知道道理才能發自內心的誠實,因此從瞭解誠實開始,稱為「教」。道理完全瞭解之後,就可以達到誠實的境界,這就是湯武所說的「反之」的意思。

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盡其性者,盡復其性之本然,而無一毫偏倚欠缺之謂也。誠則明矣,既已至誠,則明自在其中。所以自誠明,謂之性。由是觀之,性者,不過一誠而已。周子曰,誠無為,幾善惡。幾者,心動意萌,氣質運用也。當寂然不動,而無事物之感,則虛靈本體,朗然自若,一無所為,惟有誠而已矣,故曰誠無為。一有事物之感,則幾動意萌,氣質運用,始有善惡之形,故曰幾善惡也。

白話文: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本性。發揮本性,就是讓本性恢復原來的樣子,沒有絲毫偏頗或不足。誠實就會明察,既然已經達到至誠,那麼明察就在其中。所以從誠實到明察,這稱為本性。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性就是一種至誠。周敦頤說,至誠不作為,而善惡差別潛藏其中。差別,是指內心思想萌動,氣質開始運作。當內心平靜不動,沒有外物觸動的時候,真實的本體就會明朗自然,什麼都不做,只有至誠存在,因此說至誠不作為。一旦受到外物觸動,就會產生差別,內心思想萌動,氣質發揮作用,於是產生了善惡的形態,因此說差別產生善惡。

當運用而合義理,則名善;肆欲而悖義理,則名惡。是善惡形於幾動以後,皆屬乎氣質不可以名性也。惟善者,循理而可至於誠,以復乎性,故稱性善者猶近。如雲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非即以惻隱為仁也。言善者,為性發現之端,非即以善為性也。蓋仁道至大,非惻隱一端可名,而性量費隱,則善之一字,不足以稱之也。

白話文:

當按照道義去實踐,便稱為「善」;放縱慾望而違背道義,則稱為「惡」。所說的善與惡,都表現在細微的行為之後,都是屬於氣質,不能稱為本性。只有「善」,按照道義去實踐可以達到「誠」,使本性得到恢復,所以說「人性本善」比較接近事實。比如說惻隱之心,是仁德的開端,而不是說惻隱就是仁德。說「善」,是本性發露的開端,而不是說善就是本性。因為仁德的境界廣大,不是惻隱一端可以概括的,而本性的內涵深遠,所以「善」這個字不足以稱之。

故子思子但以誠明二字表之。又曰,天命之謂性,言此誠明,出自天理之本,然而賦於人之謂性,若君命之下降。故朱子言命,猶令也,性,即理也。理為天理,即至誠之道所在也。其惡者,氣質用事,而性已昧。或稱性惡,則不知天理,而以氣質為性,失之益遠。奈何舍聖經簡明之理,而各為其說。

白話文:

因此,孟子的學生子思子只用「誠明」兩字來表述(人性的本質)。又說,天命就是人的本性,意思是這個「誠明」是來自於天理的根源,但賦予人的這個本性,就像君王頒布的命令一樣。所以朱熹說:「命」,就是命令;「性」,就是理。理就是天理,也就是至誠的道理所在。那些表現不好的人,是因為氣質的作用,而本性被矇蔽了。有些人說人性本惡,這是因為不瞭解天理,而把氣質當作了本性,這樣就偏離了(真理)更遠了。為什麼要捨棄聖賢經典中簡明易懂的道理,而各自提出自己的說法呢?

說彌多,惑彌甚矣。

夫性一而已,既不可以善惡名,何可岐而為二乎。譬如水之清而冷而淡者,是水之性也。若雜以垢,則清者濁矣;焚以薪,則冷者熱矣;和以味,則淡者變而為五矣。然水之氣質可變,而性終不變。氣質盡,則復其性矣。是故澄之久,則濁者仍清;熄火久,則熱者仍冷;露處久,則五味失而仍淡矣。

白話文:

事物本質只有一個而已,既不能以善惡來命名,又怎能分為兩種呢?就好像水的本質是清涼淡泊的。如果加入污垢,清淨的水就會變得渾濁;用火焚燒,冰冷的水就會變得溫熱;加入各種味道,淡而無味的水就會變成五味俱全。然而,水的性質可以改變,但本質始終不變。當外在因素消退,它就會恢復本質。因此,澄清久了,渾濁的水仍然會變清;熄滅火候久了,溫熱的水仍然會變冷;放置時間久了,五味就會消失,而水仍然是淡而無味的。

猶夫人之性也,似為善惡所移,不為善惡所變;雖為氣質所蔽,不為氣質所滅。如水中月影,水清則現,濁則不現。雖不現,而影未嘗失也。若失,則澄之無復有影矣。夫子言不移者,上智氣質清而性明,不為物欲所移,如清水之月影也;下愚氣質濁而性昧,為物欲蔽固,復之為難,如濁水之月影,非謂其無性也。故曰,困而不學,民斯為下。

白話文:

人本性就像水中月影,似會受善惡和氣質影響而變化,但實質並不會改變。即使被氣質遮蔽,本性也不至於消滅。就像水中月影,水清時就會顯現,水濁時就看不見。雖然看不見,但月影並沒有消失。如果月影真的消失了,那麼即使澄清水面也無法再看到它。孔子說:「不移」,指的是上智之人氣質清澈,本性清明,不會被物慾所動搖,就像清水中的月影一樣;下愚之人氣質渾濁,本性矇昧,被物慾遮蔽,使其本性難以顯現,就像濁水中的月影。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本性。因此,他說:「困窘而不學習,這樣的人才是最下等的。」

苟能悔悟自勉,亦可循致其功,若能復性,則無異上智。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為其本然之性則一也。是故性雖無為,而實主宰乎氣質。氣質可變化,而性不變也。氣質有消散,而性不滅也。故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死者,氣質盡,聞道則復其性,而常存不昧焉。氣質運用而有善惡,性則無為而無善惡可見,但有誠明而已。

白話文:

如果能夠反省過錯、自我勉勵,仍然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成果。如果能夠恢復本性,那麼就跟高智慧的人沒有區別。因此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因為他們的本性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本性雖然無所作為,但實際上主導著氣質。氣質可以變化,但本性不變。氣質有衰退散失的時候,但本性不會消失。因此說,早上明白大道,傍晚死去也可以了。死去,意味著氣質耗盡,明瞭大道,則恢復了本性,而本性始終存在,不會昏昧。氣質在運用中會產生善惡,而本性無所作為,無善無惡,只有誠實和明晰。

氣質之善惡,由積習所致。故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修身者,豈可不察其幾,懲惡習而勉為善,以求至於誠哉。

白話文:

性格的好壞,是由後天習慣累積形成的。所以說,人的本性接近,但習慣會讓彼此產生差異。修養自己的人,怎麼可以不仔細觀察自己的行為,改正不良習慣,努力行善,以求達到誠實不虛的境界呢?

或曰,海水固咸,則水性非淡也。

答曰,子欠悟在,夫天一生水,一者陽也,陽動生陰,而水源本淡,流而為濁,則變其味。試思龍吸海水化雨,雨乃還元之水,故仍淡也。又如焚煤則火臭,焚柏則火香。知香臭之不在火,可知善惡之不在性。性動而變情,情執則成習,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故言性相近,習相遠,猶云性大同,習大異也。

白話文:

他說:「你還沒有領悟到,『天一生水』中,『一』代表陽氣,陽氣運行就會產生陰氣,水的本質是淡的,流動後才會變濁,所以味道就改變了。試想一下,龍吸海水變成雨,雨水是水的本源,所以仍然是淡的。又例如燒煤炭則火有臭味,燒柏木則火有香味。由此可知,香臭不在於火,而善惡也不在於本性。本性受到影響而產生情緒,情緒執著就會形成習慣,習慣於善就會變善,習慣於惡就會變惡。所以說『本性相近,習慣相差甚遠』,也就是本性是大同的,而習慣卻是大不相同的。」

正如同一火,而焚煤柏之香臭大異,究其火性,安有所謂香臭哉。

然則孟子道性善非與?

答曰,人之汩於私欲而昧性,猶離家舍而迷竄荊棘中。若不先令出荊棘,指其歸家之路,而但告以家在某處,彼雖聽而仍茫然,莫能措足。故凡聖賢教人,均從路上指點,必曰從此直走,可以到家。孟子之意,亦猶是也。程子亦云,但教從此路行,彼自能尋向上去。請問向上者,何處耶?得非謂天命之性乎。

白話文:

回答說:一個人沉迷於私慾而矇蔽了良知,就像離開家園而迷失在荊棘叢中。如果不先讓他走出荊棘,指明回家的路,而只告訴他家在哪裡,他即使聽到了也會茫然無措,無法邁步。因此,聖賢教導人,都從道路上指點方向,一定會說從這裡一直走,就可以了到達家裡。孟子的意思,也是如此。程子也說,只要教導他從這條路上走,他自己就能尋找著向上走去。請問向上是什麼地方?難道不是指天生的道德本性嗎?

或不領會聖賢意旨,未免認途路作家舍。然而能出荊棘,住途中,即為善人。乃夫子有不得而見之嘆,蓋亦難得也。余正迷荊棘叢中,思家而莫知措足。偶有所論,不過如鸚鵡學語,貽笑君子,固其宜也。

白話文:

可能無法完全領會賢者的意思,難免會誤把歧途當成正道。然而,能走出荊棘叢林,停留在途中,就算得上是善人了。孔子曾感慨找不到這樣的人,可見其稀有。我現在正迷失在荊棘叢中,想家卻不知道怎麼走。偶爾發表一些見解,不過如同鸚鵡學舌,引得君子發笑,也是理所當然的。

自古論性,多從情上體會。夫情者,性之動,而有善惡之形;性者情之歸,則無善惡可見。今以「自誠明,謂之性」兩句作骨,自得聖經意指。則凡欲盡其性者,必由格致誠正之功也。觀前自序云,非格致誠正之功,不能通醫之理。故以性說終斯集,可知先生之意深矣。嗚呼!醫道豈易言哉。雪帆愚弟晉元拜評。

白話文:

自古以來,人們對性情的探討,大多從情感上著手。情感是性情的表現,具有善惡等不同的狀態,而性情則是情感的歸宿,沒有善惡的區別。如今,引用「自誠明,謂之性」這句話作為理論基礎,就可以領悟到聖賢的真諦。所以,想要發揮自己的性情,必須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煉。

從前文自序中可以看出,不經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修煉,就無法通曉醫學的原理。所以,作者以性情作為整本書的結尾,可見其用心良苦。唉!醫學之道豈是容易言說的。雪帆愚弟晉元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