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栻

《醫學真傳》~ 氣血

回本書目錄

氣血

1. 氣血

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故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與血無處不有,今舉其概。肺主氣,乃周身毛皮之大氣,如天之無不覆也。經云:宗氣上出於肺,以司呼吸,一呼一吸,內通於臟,故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又三焦出氣,以溫肌肉,膀胱津液隨氣化出於皮毛,故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

白話文:

人體內部,都是氣血運行的地方。氣血不能分開,氣不和血就不能運行,血不運氣也就不會運行,所以說氣負責溫煦身體,血負責滋潤身體。氣血遍佈全身,以下舉例說明:

肺主氣,是全身皮毛的總氣,就像天空無處不覆蓋一樣。經書上說:宗氣從肺裡出來,主管呼吸,一呼一吸,與內臟相通,所以說呼氣與心肺相通,吸氣與肝腎相通。此外,三焦運送氣,溫暖肌肉,膀胱中的津液隨著氣化出來,滋潤皮毛,所以說三焦和膀胱,與皮膚上的細小孔洞和毫毛相應。

又六臟六腑為十二經脈,榮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由此觀之,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上下內外,遊行環繞,無非一氣周流,而健行不息,此人之所以生也。然氣為主,血為輔,氣為重,血為輕,故血有不足,可以漸生,若氣不立,即死矣。夫人周身毛竅,乃大氣之環繞於外,而毛竅之內則有孫絡,孫絡之內則有橫絡,橫絡之內則有經焉。絡與經,皆有血也。

白話文:

六臟六腑構成十二條經脈,榮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由此可見,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上下內外,周而復始,不外乎一氣循環,運行不止,這就是人之所以能活著的原因。然而,氣為主,血為輔,氣重要,血輕微,所以氣血不足,可以逐漸補足,但如果氣不充足,就會死亡。人的全身毛孔,是大氣環繞在外,而毛孔之內有孫絡,孫絡之內有橫絡,橫絡之內有經脈。絡和經脈中都有血。

孫絡、橫絡之血,起於包中之血海,乃衝脈、任脈所主,其血則熱肉充膚,澹滲皮毛。皮毛而外,肺氣主之;皮毛之內,肝血主之。蓋衝任之血,肝所主也。其經脈之血,則手厥陰心包主之,乃中焦取汁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行於絡脈,男子絡唇口而生髭鬚,女子月事以時下,皆此血也。

白話文:

孫絡和橫絡的血液,源自體內的「血海」,由衝脈和任脈所主導。這些血液滋養肌肉,使皮膚豐潤,並且滋潤著皮膚。在皮膚之外,由肺氣來主導;在皮膚之內,由肝血來主導。這一切都是因為衝任之血由肝來主導。

經脈中的血液,則由手厥陰心包經所主導,它是中焦吸收營養物質後,供應給心臟以化生紅色血液的。血海中的血液會在絡脈中運行,在男性身上流經脣口處長出鬍鬚,在女性身上按時排出月經,這些都是這部分血液的作用。

心包之血,行於經隧,內養其筋,外榮於脈,皆奉心化赤之血也。血海之血,出多不死;心包之血,出多便死。是又絡脈之血為輕,而經脈之血為重也。經云:陽絡傷,則吐血;陰絡傷,則便血。此血海之血也。一息不運,則機針窮,一絲不續,則霄壤判。此經脈之血也。血、氣二者,乃醫學之大綱,學者不可不察也!

白話文:

心包中的血液,沿著經絡運行,在體內滋養筋,在體外分佈到脈絡上,這些都是奉獻給心臟,由心臟轉化為紅色的血液。血海中的血液,即使流失很多也不會致死;心包中的血液,如果流失很多就會致死。這是因為絡脈中的血液較輕,而經脈中的血液較重。經方中所說「陽絡受傷,則會吐血;陰絡受傷,則會便血」,指的就是血海中的血液。一息不運轉,機體功能就會枯竭;一絲不連接,上下就會分離,指的就是經脈中的血液。血液和氣息這兩個要素,是醫學中的基本綱要,學習醫術的人不能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