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法圓通》~ 序

回本書目錄

1.

聞之醫者,意也。謂以我之意,消息病人之氣機,審其盈縮,相其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以施攻補。證有千變,藥亦千變,而其收效則如一。《素問·八正神明論》曰:合人形於陰陽四時,虛實之應,冥冥之期,視之無形,嘗之無味,故謂冥冥,若神彷彿。又曰:觀於冥冥者,言形氣營衛之不形於外。

白話文:

談到醫者,就是研究意念的意思。也就是用我的意念,來調節病人的氣機,觀察氣機的盈滿和虧虛,衡量陰陽的變化,確定病症的內外,讓它們各自守住自己的位置,從而確定治療的方法。病症有千變萬化,藥物也有千變萬化,但是治療的效果卻是相同的。《素問·八正神明論》說:要把人體的虛實變化與陰陽和四時相結合,觀察虛實的相應,奧妙的規律,看它無形無狀,嘗它無味無質,所以稱為冥冥,就像神靈一樣飄渺。又說:觀察冥冥,指的是人體的形氣營衛等,它們不會顯現於外表。

余向就刑幕,歷膺牛廉訪王爵令楊明府之聘,恐久而造孽,退樂性余,酷嗜醫,然不欲行。人知,邀必赴。依仲景六經,平脈辨症,處方輒去。不知其貧富,亦無貴賤,遷徙恆無定雅,不作門市想。閒居,讀《靈》《素》《難經》,心知其意必解出,多不成帙,任其零星,亦無意收束。

白話文:

我以前擔任過幕僚,曾經接受過牛廉訪使王爵、令楊明府的聘請。擔心做久了會造孽,所以我辭官歸隱,沉迷於醫學,但是不想開業行醫。人們知道我的情況,有人請求我治病,我就一定會前往。我根據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六經,摸脈辨症,開出藥方就離開。不管病人貧富貴賤,我都一視同仁。我的住所經常沒有固定的地方,也不想開設診所。閒暇時,我閱讀《靈樞》、《素問》、《難經》,心裡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沒有寫成書,任由它們分散著,也沒有整理收藏的意思。

而工不知之,以日之寒溫,月之虛盛,四時氣之浮沉,參伍相合而調之,工常先見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曰觀於冥冥焉。通於無窮者,可以傳於後世也。是故工之所異也,故俱不能見也。夫不能見而工常先見之,若神彷彿,上合昭昭,下合冥冥,通於無窮,傳於後世,此之謂圓通。至圓者,莫如珠。

白話文:

工匠不知道這點,他根據每日的溫差、每月的陰陽變化、四季氣候的沉浮,相互結合來調節自己的工作,工匠總是能提前預見這些。然而,他並不會將這些表現出來,所以說「觀察的是隱晦難明的」。能通曉萬物規律的人,可以將技藝傳承給後世。因此,工匠與常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此,所以他們都看不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工匠卻能提前預見,這就像神靈附體一樣,上通光明,下通幽暗,通曉萬物規律,傳承於後世,這就是所謂的「圓通」。圓滿的事物,沒有比珍珠更圓的了。

秋得臨邛欽安鄭子《醫理真傳》一書,點讀再過,知有所得於性理而涵養者深,藉醫為發明耳。發於醫,則救醫也切。救醫切,則濟世也宏。殆樂善而自好者,與神交,久之冬乃晤,一見如故,稱快事焉。適《醫法圓通》又成,及門議復鋟,欽安謙謙君子,出草索摘疵。噫,無瑕矣。

白話文:

秋天得到臨邛欽安鄭先生的《醫理真傳》這本書,反覆研讀後,理解到鄭先生對養生之道理解深刻,並以此為基礎來研究醫學。通過醫學的實踐,他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宏揚濟世的精神。欽安先生大概是一個熱衷於做好事的人,我與他一見如故。恰好《醫法圓通》又寫成了,請欽安先生提出修改意見。欽安先生謙謙有禮,提出了一些勘誤和修改建議。哎呀,這本書已經非常完美了。

醫之意,珠是也。唯其能圓,是以能通。所通維何?通神明也,通造化也。夫神明造化,乾坤定位,主宰者理,流行者氣,對待者數。理、氣、數三者,渾為太極,判為兩儀四相,成乎八卦。三才立而五運分,六氣變而四時行,百物生而八風動,於是乎,苛疾起而莫能逃,此之謂法。法天效地,法陰則陽,知升知降,知潛知浮,知迎知拒,皆通以意而成為法。

白話文:

醫者的想法,就像一顆珠子。珠子圓潤,所以能貫通。貫通什麼?貫通神明,貫通造化。神明造化,乾坤定位,主宰一切的規律,運行不息的氣,對立而統一的數字。規律、氣、數字這三者,渾然一體為太極,分開來就是兩儀四相,構成八卦。三才確立了,五運就分開了,六氣變化了,四季運行了,萬物生長了,八風吹動了,於是,疾病也產生了,無法逃避,這就是「法」。效法天地,法陰生陽,知道升降,知道潛浮,知道迎合,知道拒絕,這些都是通過意念貫通後形成的「法」。

何虛心若是耶。特以醫關人性命,書留傳久遠,不得不慎,抑又仁慈之心也。余粗知醫,故知欽安之醫高,高必傳,傳仲景,非傳欽安。欽安傳仲景六經之法,仲景之六經顯,而欽安亦與之俱傳。是欽安因傳仲景之六經而傳,而欽安之所學,先於仲景之六經而有所得者,亦賴仲景而共傳。由是推之,書之傳與不傳,恆視其人之學為何如耳。

白話文:

為何如此重視虛心呢?因為醫術關乎人性命,書籍流傳久遠。因此,不得不謹慎對待,也是仁慈之心的緣故。我略懂醫術,因此知道欽安的醫術高明,高明的醫術必定流傳下來,流傳到仲景,並非只傳到欽安。欽安傳授仲景六經之法,仲景的六經顯著,而欽安也隨之流傳。由此可見,欽安是因傳授仲景的六經而流傳,而欽安的學識,先於仲景的六經而有所得,也依賴仲景而共同流傳。由此推論,書籍的傳承與否,總是取決於著述者的學識水平。

法,即意珠也,即智囊也,皆性花也。然之言也,必醫者先得弄丸心法,從河圖洛書,一順一逆,先後八卦,能顛能倒,默而識之,學而不厭。有諸己而後能驗諸人。以圓通之心法,著圓通之醫法,豈易哉?余於醫道,究心有年,求其識此意者或寡矣。不意友人鄭欽安者,有《醫法圓通》之書焉。

白話文:

方法,就是思想的結晶,智慧的源泉,是人性的本質。但是,能運用好這個方法的,一定是醫生先掌握了弄丸(一種製藥方法)的精髓,從《河圖洛書》入手,一正一反,先後八卦,能正能反,從不作聲地融會貫通,不厭倦地學習。只有自己掌握了這些,才能用在別人身上。用通達圓融的心法,成就通達圓融的醫術,談何容易?我在醫學上用心研究了很多年,尋求那些能理解這些道理的人卻很少。沒想到我的朋友鄭欽安竟然寫出了《醫法圓通》這本書。

余愛欽安之書,實愛欽安之學。欽安之學,漸臻圓通之境,故名其書曰《圓通》。因識其圓通,慕其圓通,爰樂為《圓通》之評。夫著《醫法圓通》者,欽安也。而評圓通醫法者,為麻城知非敬氏。

白話文:

我喜愛欽安的書,實際上是喜愛欽安的學問。欽安的學問逐漸臻於圓通的境界,所以他將自己的書命名為《圓通》。因為瞭解他的圓通,仰慕他的圓通,我非常樂意為《圓通》作出評論。撰寫《醫法圓通》的人是欽安,而評論圓通醫法的人是我,麻城的知非敬氏。

余迴環讀誦,見其中,如論乾坤、論坎離、論五行、論六步、論氣血、論水火、論外感、論內因、論陽虛、論陰虛,總其要曰:陰陽而已。又曰:有餘不足盡之矣。又曰:人活一口氣。皆根柢之談,不同泛常之論;又非杜撰,悉推本於《靈》、《素》、《難經》及仲景《傷寒》、《金匱》之義。所載各方盡是經方,所引時方,出不得已,非其本懷。

白話文:

我仔細閱讀這本書,發現其中提到乾坤、坎離、五行、六步、氣血、水火、外感、內因、陽虛、陰虛等理論。總括來說,重點就在於陰陽平衡。原文還說:陰陽兩者,或有餘或不足,就包含了所有道理。它又提到:人的生命靠一口氣。這些論述都是最根本的原理,與一般的見解不同;同時也不是信口胡說,而是根據《靈樞》、《素問》、《難經》,以及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些醫學經典的思想推演出來的。書中記載的各種方劑都是經典的,偶爾引用的時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並非原本的用意。

時在清之同治十三年甲戊中秋序於錦城廬山仙館。

作之謂聖,述之謂賢,欽安之書,吾無聞然矣。非洞明乎一身之氣機,圓乎三才之理數,而先得醫之意者,其能之乎?其言又皆數十年來臨症效驗,及與二三及門互相質疑辨難,所匯而集者,精核不移,萬舉萬當,誠度世之金針,醫學之標準也。余既珍而寶之,復慫恿授梓,以公諸世。

白話文:

能創造出醫術的人稱為聖人,能記錄和傳授醫術的人稱為賢人,我從未聽說過一本令人敬佩和安心的醫書。如果一個人不能透徹明瞭人體氣血的運行規律,精通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卻想要領悟醫學的真諦,難道有可能嗎?書中的內容都是作者數十年來臨牀驗證的結果,並與門人在交流中互相質疑、辯論,所匯集的精華。這些內容準確可靠,屢試不爽,是救世之針,醫學的準繩。我既珍視此書,又鼓勵作者將其印刷出版,讓世人分享。

欽安之造福,奚有量耶!吾知其克昌厥後矣。不揣固陋,因以頌為序。

時清之同治十三年蒲節月郫筒沈古齋化三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