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7)

1. 足厥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肝出大敦,大敦者,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角如韭葉及三毛中,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肝經出大敦穴,大敦穴屬木,位於足部大拇指端,離腳指甲角約一個韭葉及三根汗毛那麼遠的地方,是足厥陰經的起始穴,屬井穴。刺入三分,留針十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

行間者,火也。在足大指間動脈陷者中,足厥陰之所溜也,為滎。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

太衝者,土也。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足厥陰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素問》刺腰痛論注云:在足大指本節後內間二寸陷者中,動脈應手。)

白話文:

太衝穴,屬於土行。位於足部大拇指本節後二寸,或者說是一寸五分,在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的腧穴。刺入三分,留針十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素問》刺腰痛論注云:位於足部大拇指本節後內側二寸凹陷處,動脈觸手可及。)

中封者,金也。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陰脈之所注也,為經。刺入四分,留七呼,灸三壯。(氣穴論注云:在內踝前一寸五分。)

白話文:

中封穴,五行屬金。位於足內踝前一寸處,仰起腳取穴時是凹陷的,伸直腳才能取到。此穴是足厥陰肝經的腧穴。刺入四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氣穴論注云:在內踝前一寸五分。)

蠡溝,足厥陰之絡,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中都,足厥陰郄,在內踝上七寸䯒中,與少陰相直,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五壯。

膝關,在犢鼻下二寸陷者中,足厥陰脈氣所發,刺入四分,灸五壯。

曲泉者,水也。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得之,足厥陰陰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曲泉穴,是水的屬性。位於膝蓋內側輔骨的下方,在粗大的肌腱之上、細小的肌腱之下,凹陷處之中。屈膝的時候就能找到它,它是足厥陰肝經經脈的起點,為合穴。針刺深度六分,留針時間十次呼吸,灸三壯。

陰包,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足厥陰別走(此處有缺),刺入六分,灸三壯。

五里,在陰廉下,去氣衝三寸,陰股中動脈,刺入六分,灸五壯。(《外臺秘要》作去氣衝三寸,去陰廉二寸。)

白話文:

五里穴,位於小腿內側,當陰廉下,遠端距氣衝穴三寸,動脈在陰股中行走,針刺五里穴,直刺六分,艾灸五壯。(《外臺祕要》中記載:五里穴遠端距氣衝穴三寸,遠端距陰廉二寸。)

陰廉,在羊矢下,去氣衝二寸動脈中,刺入八分,灸三壯。

2. 足少陰及股並陰蹺陰維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腎出湧泉。湧泉者,水也。一名地衝,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足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白話文:

腎經有「湧泉穴」。「湧泉穴」是水穴,別名「地衝」,位於腳底凹陷處,彎曲腳趾,在隱隱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經脈的發源之處,為井穴。刺入三分,停留三呼,灸三壯。

然谷者,火也。一名龍淵,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足少陰脈之所留也,為滎。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刺之多見血,使人立飢欲食。

白話文:

谷穴是屬火的,別名龍淵,位於足內踝前的凹陷中,是足少陰經脈氣血停留的地方,為滎穴。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呼的時間,灸三壯。針刺常常見血,使人馬上感到饑餓想吃東西。

太谿者,土也。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足少陰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大鐘,在足跟後沖中,別走太陽足少陰絡,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水熱穴論注云:在內踝後。刺腰痛論注云:在足跟后街中,動脈應手。)

白話文:

大鐘穴在腳跟後向內上方一寸,在腓腸肌外側頭處,與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交會,針刺入皮膚二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素問》的水熱穴論注說:在大鐘穴的內踝後方。刺腰痛論注說:在大鐘穴的足跟後街中,動脈應手。)

照海,陰蹺脈所生,在足內踝下一寸,刺入四分,留六呼,灸三壯。

水泉,足少陰郄,去太谿下一寸,在足內踝下,刺入四分,灸五壯。

復溜者,金也。一名伏白,一名昌陽,在足內踝上二寸陷者中,足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壯。(刺腰痛論注云:在內踝上二寸動脈。)

白話文:

復溜穴,屬金。又名伏白穴、昌陽穴,位於腳踝內側上兩寸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的運行之處,為經穴。針刺復溜穴應刺入三分,留針三呼的時間,再灸五壯。(《刺腰痛論注》中說:復溜穴位於內踝上二寸的動脈處。)

交信,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刺入四分,留三呼,灸三壯。

築賓,陰維之郄,在足內踝上腨分中,刺入三分,灸五壯。(刺腰痛論注云:在內踝後。)

陰谷者,水也。在膝下內輔骨後,大筋之下,小筋之上,按之應手,屈膝得之,足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四分,灸三壯。

白話文:

陰谷穴是屬於水行的穴道,位於膝蓋下,內輔骨的後方,大筋的下方,小筋的後方,按壓時有感覺,屈膝的時候可以找到,是足少陰脈進入的地方,也是合穴。針灸此穴,針刺深度四分,灸壯三壯。

3. 足陽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胃出厲兌,厲兌者,金也。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壯。

白話文:

胃經在厲兌穴,厲兌指的是金屬。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的趾端,距離趾甲角有韭葉那麼遠,屬於足陽明經的井穴。刺入一寸深,留針一呼,灸三壯。

內庭者,水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者中,足陽明脈之所留也,為滎。刺入三分,留二十呼,(氣穴論注云: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內庭穴,五行屬水。在足部的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的外側凹陷處,是足陽明經的滎穴,即榮盛之穴。刺入三分,留針二十個呼吸,(《氣穴論注》中提到:留針十個呼吸)灸三壯。

陷谷者木也。在足大指次指間本節後陷者中,去內庭二寸,足陽明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陷谷穴屬於足陽明經絡。位於足大拇指和次指之間,第一指節後陷中,距內庭穴二寸的位置,是足陽明經絡氣血匯聚的穴位。針刺陷谷穴,深度為五分,留針七呼,再灸三壯。

衝陽,一名會原,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骨三寸,足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衝陽穴,又名會原穴,位於足背上,距內踝尖7.3釐米,動脈搏動處,向上3寸,陷骨3寸,乃足陽明胃經的經絡。為原穴。取穴時,針刺深度3分,留針10次呼吸時間,然後艾灸3壯。

解谿者,火也。在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足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氣穴論注云二寸五分,刺瘧論注云三寸五分。)

白話文:

解谿穴,屬於火。位於腕後一寸五分,掌側的凹陷處,足陽明脈所經過的地方。為經穴。針刺入五分,留針五呼息,灸三壯。(《氣穴論注》中提到是二寸五分,《刺瘧論注》中提到是三寸五分。)

豐隆,足陽明絡也,在外踝上八寸,下廉胻外廉陷者中,別走太陰者,刺入三分,灸三壯。

巨虛下廉,足陽明與小腸合,在上廉下三寸,刺入三分,灸三壯。(氣穴論注云:足陽明脈氣所發。)

條口,在下廉上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八分,灸三壯。

巨虛上廉,足陽明與大腸合,在三里下三寸,刺入八分,灸三壯。(氣穴論注云:在犢鼻下六寸,足陽明脈氣所發。)

白話文:

巨虛穴位於大腿外側,足陽明胃經和足陽明大腸經的交合穴,在犢鼻穴下六寸處,刺入八分,灸三壯。(氣穴論注云:在犢鼻穴下六寸,是足陽明胃經脈氣的發源地。)

三里,土也。在膝下三寸䟰外廉,足陽明脈氣所入也,為合。刺入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素問》云:在膝下三寸胻外廉兩筋肉分間。)

白話文:

三里穴屬土。位於膝蓋下三寸,外側肌肉的邊緣,是足陽明脈氣進入的地方,為合穴。針刺深度為一寸五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素問》記載: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小腿外側肌肉的邊緣,兩塊肌肉分開的地方。

犢鼻,在膝下胻上俠解大筋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灸三壯。

梁丘,足陽明郄,在膝上二寸,刺入三分,灸三壯。

陰市,一名陰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七呼,禁不可灸。(刺腰痛論注云:伏兔下陷者中,灸三壯。)

白話文:

陰市,別名為陰鼎,位於膝蓋上方三寸處,伏兔穴的下方,如果屈膝叩拜時,以手取之,即可找到。是足陽明脈的氣血發源之處,針刺深度三分,停留七次呼吸的時間,禁止灸。 (《刺腰痛論注》雲:伏兔穴下陷的人,灸三壯。)

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間,足陽明脈氣所發,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髀關,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刺入六分,灸三壯。

4. 足少陽及股並陽維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少陽脈之所出也,為井。刺入三分,留三呼。(氣穴論注作一呼)灸三壯。

白話文:

膽藏於竅陰經。竅陰,乃金行之脈。竅陰經的井穴在雙腳小趾次趾的端頭處,位置距腳趾甲邊緣約一韭葉,乃足少陽脈的起始點。針刺井穴應插入皮膚三分,留針三呼的時辰。(根據氣穴論注,留針時間為一呼)灸壯以三壯為宜。

俠谿者,水也。在足小指次指二歧骨間,本節前陷者中,足少陽脈之所溜也,為滎。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白話文:

俠谿穴,是足小指與次趾骨之間的凹陷處,是足少陽膽經的滎穴。刺入十分之一寸,留針三呼,艾灸三壯。

地五會,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刺入三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臨泣者,木也。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去俠谿一寸五分,足少陽脈之所注也,為俞。刺入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臨泣穴,五行屬木。位於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陷凹中,距離俠谿穴一寸五分,是足少陽膽經的俞穴。刺入穴位二分,灸三壯。

丘墟,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臨泣一寸,足少陽脈之所過也,為原。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者脈中,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光明,足少陽絡,在足外踝上五寸,別走厥陰者,刺入六分,留七呼(骨空論注云:刺入七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光明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絡脈,位於足外踝上五寸處。別走厥陰經,刺入六分深,留針七次呼吸(骨空論注云:刺入七分深,留針十次呼吸),灸三壯。

外丘,足少陽郄,少陽所生,在外踝上七寸,刺入三分,灸三壯。

陽輔者,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氣穴論注無四寸二字)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足少陽脈之所行也,為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陽輔穴是火屬,位於足外踝上四寸(氣穴論註文中沒有四寸字樣)輔骨前,絕骨端,與前穴相同,距京骨七寸,屬於足少陽膽經,為經穴。針刺入五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

陽交,一名別陽,一名足窌,陽維之郄,在內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陽陵泉者,土也。在膝下一寸,胻外廉陷者中,足少陽脈之所入也,為合。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

陽關,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者中,刺入五分,禁不可灸。

中犢,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者中,足少陽脈氣所發也,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環跳,在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陽脈氣所發,刺入一寸,留二十呼,灸五十壯。(氣穴論注云:髀樞後,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灸三壯)

白話文:

環跳穴,位於大腿後側、股骨大轉子下緣,側臥位時伸直下肢,將上肢屈曲尋找取之。足少陽膽經脈氣在此發出。刺入一寸,留針二十次呼吸,艾灸五十壯。

(《氣穴論注》說:環跳穴在大腿後側股骨大轉子下緣,是足少陽膽經和太陽膀胱經兩條經脈的交會處,可以用艾灸治療,艾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