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韞兮

《脈確》~ 動

回本書目錄

1.

(仲景傷寒論曰。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搖動者。名曰動。愚按兩上字。其一乃浚人誤添者。當是數厥見於關上、下。經曰。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屬心。是寸者動脈矣。又曰。陰虛陽搏謂之崩。腎之陰虛。陽搏之故。見崩症是尺有動脈矣。

白話文:

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在關脈出現脈象,上下沒有脈頭脈尾,像豆子般大小,像肌肉顫抖搖動的,稱之為動脈。」

愚按兩道「上」字,其中一個是浚人誤加的,應該 是「數厥見於關上、下」。

經文說:「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懷孕了。」手少陰脈屬心,因此寸脈是動脈。又說:「陰虛陽搏謂之崩。」腎之陰虛,陽氣搏動的緣故,出現崩漏症狀,即是尺脈有動脈。

王叔和著脈經。不知兩上字。其一乃衍字。因曰動脈見於關上。遂令談之論脈者。皆曰動脈。只見於闕。與經不合矣。)

白話文:

王叔和撰寫《脈經》時,不知道「兩上」這個字。其中一個字是多餘的。因此他說,動脈出現在關上。從此以後,討論脈搏的人,都說動脈只出現在關而且沒有與經書相符合。

動脈如豆形。數而厥厥動。陽動出汗兮。驚痛堪憂。(成無己曰。陰陽相搏。則虛者動。按陰搏陽則陽虛。陽虛故出汗。經謂肝主驚。陽明主驚。按膽附於肝。肝氣強者膽大。肝氣弱者膽小。膽小當有畏懼之心。故易驚。此驚之生於內者也。陽明屬土。土性靜。故聞木聲惕然而驚。

白話文:

脈搏如豆子般微小,而且跳動得很微弱,流動著。陽氣旺盛時容易出汗。驚嚇疼痛令人擔憂。(成無己說,陰陽搏擊,則虛弱者動。按陰搏陽則陽虛,陽虛則出汗。經典說,肝臟主驚,陽明經也主驚。按膽臟附屬於肝臟,肝氣強的人膽大,肝氣弱的人膽小。膽小就容易有畏懼之心,因此容易受驚。這種驚嚇是源於內在的。陽明經屬土,土的性質是安靜的,所以聽到木頭的聲音就容易被嚇到。)

此驚之生於外者也。由是觀之。則自驚者屬肝。物觸而驚者屬陽明。然而驚則皆歸於心也。陰陽相搏。陰邪勝故痛。)陰動發熱兮。血崩為重。(陽搏陰。則陰虛。陰虛故發熱。陽邪盛。迫血妄行。故崩。)

白話文:

這種發生的驚嚇是由於外在突然受到驚擾而引起。由此觀之,那麼自發的驚嚇則與肝臟臟器相關。外界事物造成驚嚇,則與陽明經絡有關。但是,驚嚇的症狀都會歸結到心臟。陰陽兩股力量相互激盪,陰邪的力量強盛,所以會出現疼痛。)陰氣有所活動,就會發熱。其中以崩血較為嚴重。)(陽氣與陰氣相激盪,就會導致陰虛。陰虛就會發熱。陽邪旺盛,就會迫使血液妄行,所以就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