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二十 (1)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二十 (1)

1. 總論

吳澄曰:今人好餌丸藥,以為補益根本,調和氣血,百病不生,此最善之策也。而不知病多生於丸藥之中,其間虛實失宜,陰陽誤治,寒熱誤施,病不合症者,固無論矣。即藥與症合,日服相宜者,猶有議焉。

蓋丸藥治疾,非一朝一夕之間,必經年累月,乃奏厥功,其間難免風寒之侵,暑濕之感,或冒外邪,便當暫止,抑又何害?昧者不知,日服如故,風寒得補,閉邪在內,漸入漸深,如油入面,遏之既久,潮熱咳嗽,吐痰失血,而成風勞之症,如是死者,丸藥誤害之耳。雖然丸藥非不可服也,貴見機耳,有外感而停之,外感清而又服,知其變,識其宜,則盡善矣。

2. 衛生種子

好服溫熱之人,多講採補之說。近見時下名醫,專講此術,以媚富貴,美其名曰衛生,曰種子,不過為淫穢之方技,結歡於內外,以售其不通之醫。醫雖不善,亦見親狎,乃出耀於閭里,則必盛行矣。而害道戕生,可勝誅耶。

3. 服藥長生

世人服丸藥,以圖長生,固已惑矣,甚者恃服補藥,以縱其欲,則惑之甚者也。真人曰:可惜可惜真可惜,世間有寶人不識,真精噴與粉骷髏,卻在街頭買秋石。

4. 寶換草

精是寶,藥是草,恃服丸藥而縱欲者,是以寶換草也。蓋數錢之丸,所補能有幾何,而肆其無厭之欲?故真人名之曰寶換草,以警醒世人耳。

5. 壁里安鼠

近世謂無病服藥,為壁里安柱。《寶鑑》云:世俗謂壁里安柱為安鼠,安鼠則必致穿壞牆壁矣。此無病服藥,致無事生事,斯為近理,然亦必古人之深誡也。後世俗因為柱字之語訛耳,不然則固有所化之矣。

6. 偏寒偏熱

凡偏寒偏熱之藥,不可久服,中病即止,不可太過。太熱則銷鑠真陰,元陽上亢;太寒則傷脾敗胃,胃少泄瀉,皆能致虛勞之症。

7. 峻厲猛藥

方士慣用峻厲丸藥,或草頭藥,不顧人之體質,能任不能任,總以霸劑取效於目前,圖一時之快,不知剝削真元,損傷根本,氣血日壞,漸變虛勞之症。

8. 病輕藥重

丸者,緩也,難奏赫赫之功。或病輕而藥重,攻之太急,補之太驟,初服一月半月,精神倍加,飲食倍進,痛苦頓減,累奏奇功,人以為喜。吾恐其進銳者其退速,不克終劑,而有他變也,何則?人之有疾,譬如屋歪斜,將欲牮之,必須緩緩用力,中立牮止,不可太過。若急欲正之,只知一面用力猛勇,一往無前,屋東坍亦必西塌矣。服丸藥者,何以異於是?

9. 意貴圓通

丸者,緩也,圓也。丸方之制,意要圓通,不可執滯。視其臟腑,調其陰陽,圓會變通,自有一定不易之理。若心無主宰,雜亂繁多,補瀉兼施,寒熱互用,自以為處方得宜,用意周密,殊不知不揣其本,見症醫症,誠恐誅無過,伐有功,不虛而虛,不損而損矣。

10. 藥當退火

凡修合丸藥,必須炮製精工,退火之後,方可服餌。倘火氣未退,急欲服之,或面赤發火,或耳腫齒痛,口舌生瘡,或咳嗽帶紅,口乾咽燥,必疑丸藥之不合症,而不知其火氣之未退也。當識此意,勿更棄之。

11. 古方無妄用

鄱陽周順,醫有十全之功,云:古方不可妄用。如《聖惠》、《千金》、《外臺秘要》,所論病原脈症,及針灸法,皆不可廢。然處方分劑,與今大異,不深究其旨者,謹勿妄用。有人得目疾,用古方治之,目遂突出。又有婦人產病,用《外臺秘要》坐導方,其後反得惡露之疾,終身不瘥。

曾有一士人,得腳弱病,方書羅列,積藥如山,而疾益甚。余令屏去,但用杉木為桶濯足,及令排樟腦於兩股間,以腳棚定,月餘而安健如故。南方多有此疾,不可不知。順固名醫,語必不妄,故書以為誡。

12. 草藥不可妄用

紹興十九年三月,英州僧希賜,往州南三十里洸口掃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攜一僕,僕病腳弱不能行。舟師憫之。曰:吾有一藥,治此病如神,餌之而瘥者,不可勝計,當以相與。既賽廟畢,飲胙頗醉,乃入山求得藥漬酒,授病者,令天未明服之。如其言,藥入口即呻吟云:腸胃極痛,如刀割截。

遲明而死,士人以咎舟師。舟師恚曰:何有此?即取昨夕所餘藥,自漬酒服之,不逾時亦死。蓋山多斷腸草,人食之輒死。而舟師所取藥,為根蔓所纏結,醉不暇擇,徑投酒中,是以反為禍,則知草藥不可妄服也。

13. 病生於和氣不須深治

凡人三部脈大小浮沉遲疾,三部同等不越,至數均和者,雖病有寒熱不解,此為陰陽和平之脈,縱病必愈。此乃感小邪之氣,不可深治。大攻吐瀉發汗,若藥勢過多,反致危損,切禁之。脈應四時氣候平均者,雖有小邪寒熱,此乃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不可拘以日數次第,強為攻發,必別緻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