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蘭臺軌範》~ 卷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七 (6)

1. 《靈》《素》

《靈·口問篇》: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黃帝曰:人之噦者,乾嘔為噦,或云即噯氣。

白話文:

《靈樞經·口問篇》:黃帝問:人為什麼會打哈欠?

岐伯回答:白天,人體的衛氣運行在身體的陽側;到了半夜,衛氣運行在身體的陰側。陰主夜,所以晚上要睡覺;陽主上,所以白天活動;陰主下,所以晚上睡覺時,陰氣積聚在下部。這時,陽氣尚未散盡,陽氣向上引導,陰氣向下引導,陰陽互相牽引,所以就會打哈欠。當陽氣耗盡,陰氣興盛,人就會入睡;當陰氣耗盡,陽氣興盛,人就會醒來。

黃帝問:一個人乾嘔稱為噦。

何氣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黃帝曰:人之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陰氣盛而陽氣虛,陰氣疾而陽氣徐,陰氣盛而陽氣絕,故為唏。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黃帝曰:人之噫者。

白話文:

是哪種氣息造成的呢?

岐伯說:食物進入胃中,胃氣上升到肺部。現在有舊的寒氣和新的穀氣,一起進入胃中,新舊混雜,真邪交戰,氣息互相逆行,再次從胃中排出,所以會噦。

黃帝說:人為什麼會唏?

岐伯說:這是因為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陰氣運行快速而陽氣運行緩慢,陰氣旺盛而陽氣衰絕,所以會唏。

振寒

黃帝說:人為什麼會振寒?

岐伯說:寒氣停留在皮膚上,陰氣旺盛,陽氣虛弱,所以會振寒發抖。

噫,呃逆也。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上下散,復出於胃,故為噫。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黃帝曰:人之嚲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胃不實則諸脈虛,諸脈虛則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則行陰用力,氣不能復,故為嚲。

白話文:

唉呀,打嗝喔。什麼原因引起的?岐伯回答:寒氣侵入胃部,寒氣向上向下散開,再從胃部排出,所以產生打嗝。黃帝說:人打噴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岐伯回答:陽氣和順通暢,充滿心臟,從鼻子排出,所以產生噴嚏。黃帝說:人打哈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岐伯回答:胃部不足,所以各條經脈空虛;經脈空虛,所以筋骨肌肉鬆弛無力;筋骨肌肉鬆弛無力,所以陰氣運作有力,陽氣不能恢復,所以產生打哈欠。

黃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宗脈感則液道開,液道開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

白話文:

黃帝問:人因為悲傷而流淚,是什麼氣體的作用?

岐伯回答: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人;眼睛是人體宗脈匯聚的地方,也是液體上行的通路;口鼻是氣體出入的門戶。所以當人悲傷憂愁時,心臟就會受到觸動,心臟一動,五臟六腑都會受到震動,震動就會影響宗脈,宗脈受影響,液體通路上就會打開,液體通路一打開,就會流淚。

液體的作用是滋潤氣血,滋養空竅,所以液體通路一打開就會流淚,流淚不止就會導致液體耗盡,液體耗盡就會無法滋潤氣血,氣血無法滋潤,眼睛就會失去視力。

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黃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故涎下。黃帝曰:人之耳中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黃帝曰:人之自齧舌者,何氣使然?此厥逆走上,脈氣輩至也。

白話文: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嘆息? 岐伯答:憂愁思慮時,心臟會急促跳動,心臟跳動快了,通過的氣血量就會減少,減少了就會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才會嘆息來疏通氣血。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流口水? 岐伯答:吃東西都會進入胃部,胃中有熱氣的話,胃裡的蟲子就會活動,蟲子活動胃就會鬆弛,胃鬆弛了,廉泉(唾液腺的開口)就會打開,所以才會流口水。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耳鳴? 岐伯答:耳朵是人體經脈彙集的地方,所以胃中空虛時,經脈就會空虛,空虛了就會向下流淌,有些經脈虛竭的地方,就會出現耳鳴。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咬自己的舌頭? 岐伯答:這是因為厥逆之氣向上運行,脈氣一股腦地衝上來,所以會咬舌頭。

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矣。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皆為不足。經氣為邪所據,則正氣不能復歸,故為不足。當引本經之正氣,以逐邪出外。所謂正氣者,即本經之氣,故能御邪。此指針法言之,庸醫不知,竟用補藥於邪氣所留之經,則是補住其邪矣,害忍言哉。

白話文:

當少陰之氣到達時,會出現咬舌頭的現象;當少陽之氣到達時,會出現咬臉頰的現象;當陽明之氣到達時,會出現咬嘴脣的現象。

以上這些症狀,都是奇異邪氣在空腔內流竄所致,所以這些症狀出現的地方,都屬於氣血不足之處。當經脈之氣被邪氣佔據時,正氣就無法恢復,所以才會有氣血不足的現象。此時應該引導該經脈的正氣,將邪氣排出體外。所謂的正氣,就是該經脈的氣,因此才能抵禦邪氣。

這段話是針灸治療方法的論述,庸醫不明白這個道理,反而對邪氣停留的經脈使用補藥,這樣做無異於讓邪氣繼續停留,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

白話文:

因此,上氣不足,大腦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耳朵便會感到發鳴,頭部會感到疼痛傾斜,眼睛也會感到眩暈。中氣不足,小便和大小便都會發生異常,肚子也會感到發鳴。下氣不足,就會導致手腳麻痹無力、心悸氣短。

《五味篇》: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悶心。

白話文:

《五味篇》:

  • 酸味入筋,吃太多會導致筋骨痠痛。
  • 鹹味入血,吃太多會口渴。
  • 辛味入氣,吃太多會導致心神不寧。
  • 苦味入骨,吃太多會導致噁心嘔吐。
  • 甘味入肉,吃太多會導致心胸鬱悶。

《師傳篇》: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此句為萬世辨症之秘訣。黃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按:寒字,當作熱字。胃中寒則腹脹。

白話文:

《師傳篇》

岐伯說:到了別的國家,要先了解當地的風俗;進了別人的家,要先問禁忌;上堂進屋,要先問候行禮;見病人,要先詢問他的方便之處。這句話是歷代辨證的祕訣。

黃帝問:方便病人如何理解?

岐伯答:身體內部有熱時,解除了疾病症狀就會感到冷;身體內部有寒時,疾病症狀出現後就會感到熱。胃中有熱時,會消化食物、使人感到心懸、容易飢餓,肚臍以上的皮膚發熱。腸中有熱時,會拉出黃色如糜粥般的糞便,肚臍以下的皮膚發冷。

註: 原文中「寒」字應為「熱」字。胃中有寒時,會腹脹。

腸中寒則腸鳴飧泄。凡脹滿,宜溫藥。飧泄亦同。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

白話文:

如果腸胃中寒氣過重,就會腸鳴腹瀉。凡是腹脹滿的問題,都宜服用溫熱的藥物。腹瀉也是一樣。如果胃裡寒冷,腸胃熱,就會腹脹腹瀉。如果胃裡熱,腸胃寒冷,會常常感到飢餓,而且小腹疼痛、脹滿。黃帝說:胃氣喜歡寒涼的飲食,腸胃喜歡溫熱的飲食。

《百病始生篇》: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白話文:

《百病初始篇》:陽經受損,血液就會外溢,導致流鼻血。陰經受損,血液就會內溢,導致吐血。腸胃經絡受損,血液就會溢出腸道,腸道中的寒濕液體與血液混合,就會凝結在一起,無法散開,最終積累成病。

《邪客篇》: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臟。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拘攣也。

白話文:

《邪氣侵襲篇》:黃帝問岐伯:「人體有八處虛弱,各有什麼徵兆?」岐伯回答:「根據五臟來判斷。」黃帝問:「如何根據五臟判斷?」岐伯說:「肺和心臟有邪氣侵襲,氣就會滯留在兩肘;肝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腋;脾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髀(大腿內側);腎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膕(膝窩)。這八處虛弱的地方,都是身體機關要道,真氣流經之處,血脈通達之地。邪氣和污血不能停留於此,否則會損傷筋絡,造成骨骼關節屈伸不利,因而導致拘攣。」

《大惑論》: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

白話文:

《大惑論》中,黃帝問道:「人為什麼即便感到飢餓,卻不覺得想吃東西呢?」

岐伯回答道:「精氣聚集在脾臟,熱氣滯留在胃部。胃部過熱,會消化食物,食物被消化,所以容易感到飢餓。而胃氣如果上逆,胃部就會寒冷,因此不覺得想吃東西。」

《宣明五氣論》: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五氣所病:心為噫,肺為咳,肝為語,脾為吞,腎為欠為嚏,胃為氣逆,為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下焦溢為水,膀胱不利為癃,不納為遺溺,膽為怒,是為五病。五精所並: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是為五並,虛而相併者也。五臟所惡: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是為五惡。

白話文:

宣明五氣論:

五味與五臟:

  • 酸味進入肝臟
  • 辛辣味進入肺臟
  • 苦味進入心臟
  • 鹹味進入腎臟
  • 甜味進入脾臟

五臟病症:

  • 心臟問題:嘆氣
  • 肺臟問題:咳嗽
  • 肝臟問題:說話異常
  • 脾臟問題:吞嚥困難
  • 腎臟問題:打哈欠、噴嚏
  • 胃部問題:氣逆、嘔吐、恐懼
  • 大腸、小腸問題:腹瀉
  • 下焦(膀胱以下)問題:水腫
  • 膀胱問題:排尿困難、尿失禁
  • 膽囊問題:發怒

五臟與五情:

  • 精氣充盈於心臟,令人感到喜悅
  • 精氣充盈於肺臟,令人感到悲傷
  • 精氣充盈於肝臟,令人感到憂愁
  • 精氣充盈於脾臟,令人感到恐懼
  • 精氣充盈於腎臟,令人感到恐慌

五臟所厭惡:

  • 心臟厭惡熱
  • 肺臟厭惡寒
  • 肝臟厭惡風
  • 脾臟厭惡濕
  • 腎臟厭惡燥

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為五禁,無令多食。五病所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陰病發於肉,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是為五發。

白話文:

五臟化液:

  • 心臟生成汗液
  • 肺臟生成鼻涕
  • 肝臟生成淚液
  • 脾臟生成唾液
  • 腎臟生成唾液,這稱為五液。

五味禁食:

  • 辛辣味刺激氣,氣疾病時不要多吃辛辣。
  • 鹹味刺激血液,血液疾病時不要多吃鹹味食物。
  • 苦味刺激骨,骨疾病時不要多吃苦味食物。
  • 甘甜味刺激肌肉,肌肉疾病時不要多吃甘甜味食物。
  • 酸味刺激筋,筋疾病時不要多吃酸味食物,這稱為五禁,不宜多吃。

五病發作:

  • 陰性疾病從骨骼開始
  • 陽性疾病從血液開始
  • 陰性疾病從肌肉開始
  • 陽性疾病在冬天發作
  • 陰性疾病在夏天發作,這稱為五發。

五邪所亂: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癲疾,搏陰則為喑;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為五亂。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為五臟所藏。

白話文:

五邪所亂:

  • 外邪侵犯陽氣,則會發狂。
  • 外邪侵犯陰氣,則會肢體麻木。
  • 外邪與陽氣相搏鬥,則會導致癲癇。
  • 外邪與陰氣相搏鬥,則會導致失語。
  • 陽氣進入陰位,則會安靜。
  • 陰氣進入陽位,則會發怒。以上稱為五亂。

五邪所見:

  • 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夏天出現冬天的脈象,長夏(五月至六月)出現春天的脈象,秋天出現夏天的脈象,冬天出現長夏的脈象,稱為「陰出之陽」。
  • 患者容易發怒,難以治療,稱為「五邪皆同」,預示死亡無法救治。

五臟所藏:

  • 心臟儲藏神智(神)。
  • 肺臟儲藏元氣(魄)。
  • 肝臟儲藏精神(魂)。
  • 脾臟儲藏思慮(意)。
  • 腎臟儲藏意志(志)。以上稱為五臟所藏。

五臟所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是謂五主。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

白話文:

五臟主治:

  • 心臟負責管理血管
  • 肺臟負責管理皮膚
  • 肝臟負責管理筋
  • 脾臟負責管理肌肉
  • 腎臟負責管理骨頭
  • 這些稱為「五主」

五勞所傷:

  • 長時間注視傷血
  • 長時間躺臥傷氣
  • 長時間坐著傷肌肉
  • 長時間站立傷骨頭
  • 長時間行走傷筋
  • 這些稱為「五勞所傷」

五脈反映臟腑:

  • 肝臟脈搏呈現線狀
  • 心臟脈搏呈彎鉤狀
  • 脾臟脈搏呈現緩慢或間歇
  • 肺臟脈搏呈毛茸茸
  • 腎臟脈搏呈石頭般沉穩
  • 這些稱為「五臟之脈」

《至真要大論》: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的主要論述如下:

君藥和臣藥的比例為1:2,遵循「奇數」的原則。 君藥和臣藥的比例為2:4,遵循「偶數」的原則。 君藥和臣藥的比例為2:3,遵循「奇數」的原則。 君藥和臣藥的比例為3:6,遵循「偶數」的原則。

所以說:近用的遵循奇數,遠用的遵循偶數,出汗的時候不用奇數,瀉下的時候不用偶數。補上焦治上焦用藥和服藥量緩和,補下焦治下焦用藥和服藥量急促。急的話藥物氣味濃烈,緩的話藥物氣味淡薄。根據需要適當調整,這就是合理用藥的方法。因此,平息氣的方法,根據距離近遠遵循奇偶原則,用藥和服藥量應適量。

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

白話文:

遠近取奇偶之穴位,制定適合的針灸法。針刺的部位大,使用的穴位就少;部位小,使用的穴位就多。穴位多就用九針法,穴位少就用二針法。奇數的穴位治不好就用偶數的穴位,這就是重方法。偶數的穴位治不好,就用相反屬性的穴位來輔助治療,例如寒病用熱藥,熱病用寒藥,這是反從其病的原理。

岐伯說:辛味和甘味有發散的作用,屬陽;酸味和苦味有湧泄的作用,屬陰;鹹味有湧泄的作用,屬陰;淡味有滲泄的作用,屬陽。這六種味道可以收斂或發散氣血,可以減緩或加強氣血運轉,可以讓身體乾燥或滋潤,可以軟化或堅硬。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味道,調節氣血讓身體平衡。

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無主,適大小為制也。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白話文:

岐伯說:中藥是否有毒,用於治療沒有固定標準,要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適當調整藥物劑量。黃帝說:請詳細講解一下調整的方法。岐伯說:藥方中君藥比例為一,臣藥比例為二,這是劑量較小的調理方法。君藥比例為一,臣藥比例為三,佐藥比例為五,這是劑量適中的調理方法。君藥比例為一,臣藥比例為三,佐藥比例為九,這是劑量較大的調理方法。治療方法方面,寒症用熱藥治療,熱症用寒藥治療;輕微的病症用逆向療法治療,嚴重的病症用順勢療法治療;堅固的病變用削弱的方法治療,外來的病邪用驅除的方法治療;疲勞的症狀用溫補的方法治療,結塊的病變用散結的方法治療;滯留的病邪用攻伐的方法治療,乾燥的體質用滋潤的方法治療;急症用緩解的方法治療,鬆散的病變用收斂的方法治療;虛弱的體質用補益的方法治療,逸散的氣機用疏通的方法治療;驚恐的症狀用平息的方法治療,上逆的病症用下行的治療,按摩、沐浴、放血、灌腸等外治法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使用。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白話文:

皇上問:「反治是什麼意思?」

岐伯回答:「因熱而治用寒藥,因寒而治用熱藥,因不通而治用通藥,因通而治用塞藥。必須先針對病症的根源,然後再對症治療。治療的開始時方法相似,但治療的最後結果卻不同。可以化解積聚的病症,可以消散堅硬的腫塊,可以調和氣血,可以根除病症。」

岐伯說:「疾病的主因稱為君,協助君的稱為臣,應臣的稱為使,這並不是指上下級的關係。」

岐伯說:「凡是寒症而發熱的,取藥於陰;熱症而發寒的,取藥於陽。這叫做『同氣相求』。」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皇帝說:好。服用寒性藥物卻產生發熱反應,服用熱性藥物卻反而發冷,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這是由於治療了人體的君主之氣,因此才會出現相反的反應。五種味道進入胃中,各自歸屬於所喜愛的臟腑。所以酸味先進入肝臟,苦味先進入心臟,甘味先進入脾臟,辛味先進入肺臟,鹹味先進入腎臟。時間久了,這些味道會增加臟腑之氣,這是事物的自然規律。臟腑之氣日漸增強,就會導致早夭。

《陰陽應象大論》: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

白話文:

《陰陽應象大論》:因為它的輕而把它向上托起,因為它的重而把它降低,因為它的衰弱而把它顯現出來。身體形體不足的,用氣來溫養。精氣不足的,用味道來補充。那些高漲的,順勢把它減退。那些低落的,引導它流出。內部充實的,從內部瀉掉。有病邪的,用藥物治療身體,讓它出汗來排除。

《五常政大論》:岐伯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岐伯說:大毒的藥物用於治療疾病,十例中可以治癒六例。常用毒藥用於治療疾病,十例中可以治癒七例。小毒的藥物用於治療疾病,十例中可以治癒八例。無毒的藥物用於治療疾病,十例中可以治癒九例。穀物、肉類、水果和蔬菜,用來調養身體以達到滿足營養的需求,但不要過量,以免損傷身體的正氣。如果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可以根據傳統方法繼續調理,但一定要按照季節變化調整,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至真要大論》: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白話文:

皇帝問道:「希望聽聽生病的原因是什麼?」

岐伯回答說:

  • 各種頭暈目眩,都與肝臟有關。
  • 各種寒氣導致的身體收縮,都與腎臟有關。
  • 各種氣體鬱結,都與肺臟有關。
  • 各種水腫腫脹,都與脾臟有關。
  • 各種發熱、頭昏、抽搐,都與心火有關。
  • 各種疼痛、瘙癢、瘡瘍,都與心臟有關。
  • 各種陽氣虛弱、泄瀉,都與下焦有關。
  • 各種虛弱、氣喘、嘔吐,都與上焦有關。
  • 各種抽筋、發抖、神志不清,都與心火有關。
  • 各種痙攣、頸項強直,都與體內濕氣有關。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白話文:

  • 所有向上逆衝的症狀,都屬於火熱。
  • 所有腹部脹大,都屬於熱氣。
  • 所有狂躁不安,都屬於火熱。
  • 所有突然發生的僵直,都屬於風邪。
  • 所有疾病伴有聲音,敲起來像鼓聲,都屬於熱氣。
  • 所有肌肉腫脹,疼痛、痠痛、驚恐、驚嚇,都屬於火熱。
  • 所有水液渾濁、變色的疾病,都屬於熱氣。
  • 所有水液澄清、冷涼的疾病,都屬於寒氣。
  • 所有嘔吐酸水,突然腹瀉,都屬於熱氣。

《生氣通天論》:陽因而上,衛外者也。因於寒,欲如轉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渴,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

陽氣上升,保護外界。如果受到寒邪侵襲,會導致身體僵硬,動作遲緩,精神萎靡。

如果受到暑邪侵襲,會出汗、煩躁、喘息、口渴。安靜時會胡言亂語,身體像燒紅的炭火,出汗後症狀減輕。

如果受到濕邪侵襲,會感覺頭部被包住,濕熱難以排出。大筋會變得柔軟短小,小筋會變得鬆弛細長。柔軟短小會導致拘攣,鬆弛細長會導致萎縮。

如果受到氣邪侵襲,會導致腫脹。四肢輪流出現腫脹,陽氣就會耗盡。

陽氣由煩勞而產生,精氣不足,在夏季會積聚,導致人體煎熬。

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梁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白話文:

眼睛看不見,耳朵 聽不見,就像破損的房屋般殘破不堪,無法修復。

陽氣 盛怒時,會導致氣血不通,血液瘀滯於頭部,讓人昏厥。

筋骨 受傷,就會出現抽搐,好像不受控制一樣,偏身出汗,導致偏癱。

出汗後被風吹濕,就會長痤瘡。

食物 不潔淨變質,會導致腳上長大膿瘡,像握著空洞的東西一樣。

勞累出汗後吹風,會導致皮膚乾燥脫皮,如果鬱結不通,就會長膿瘡。

陽氣 充足時,精氣可以滋養精神,溫和時可以滋養筋骨。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陷脈為痿,留連肉腠。俞氣化薄,傳為善畏,及為驚駭,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魄汗未盡,形弱而氣爍,穴俞以閉,發為風瘧。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白話文:

關節無法伸展屈曲,寒氣由此侵入,於是出現嚴重的駝背。筋脈深陷造成癱瘓,邪氣滯留在肌肉組織中。元氣不足,轉化成容易受驚嚇,進而產生驚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逆行於肌肉,於是形成癰腫。身體不適時出汗未盡,身體虛弱而元氣衰竭,穴位閉塞,引發風寒瘧疾。因此,風是所有疾病的根源,如果身體保持清淨通暢,毛孔就能緊閉抵禦外邪,即使遇到強烈的風寒毒氣,也不能對身體造成危害,這是符合時序規律的。春天受風傷,邪氣滯留,就會導致腹瀉。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通評虛實論》:黃帝問曰:何為虛實?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刺志論》: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白話文:

《刺志論》說:

  • 氣血旺盛、身體發冷,是由於傷寒。
  • 氣血虛弱、身體發熱,是由於傷暑。
  • 吃進大量食物但氣血虛弱,是因為出了一些血,濕邪停留在下焦。
  • 吃進少量食物但氣血旺盛,是因為邪氣在胃裡或肺裡。

《玉機真藏論》:黃帝曰:余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用『虛實』可以判斷生死,不知道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岐伯回答:「五種實證會導致死亡,五種虛證也會導致死亡。」

黃帝問:「請說說這五種實證和五種虛證。」

岐伯回答:「脈搏強盛,皮膚發熱,腹部脹滿,大便小便不通,胸中鬱悶,頭暈眼花,這就是五種實證。脈搏微弱,皮膚發冷,呼吸微弱,腹瀉或嘔吐,飲食不能進入口中,這就是五種虛證。」

黃帝問:「在這些情況下,如果有生還的希望,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對於虛證,如果能夠進食粥類,腹瀉停止,就可以活命;對於實證,如果發汗後腹瀉,也可以活命。這些就是徵兆。」

《臟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白話文:

《臟氣法時論》中記載:

  • **肝臟屬苦性,性急。**服用甘味食物可以緩解它的急躁。肝臟要疏散,食用辛味食物可以疏散;用辛味食物滋補,用酸味食物瀉火。
  • **心臟屬苦性,性緩。**服用酸味食物可以收斂它的緩慢。心臟要柔軟,食用鹹味食物可以軟化;用鹹味食物滋補,用甘味食物瀉火。
  • **脾臟屬苦性,易濕。**服用苦味食物可以乾燥它。脾臟要緩和,食用甘味食物可以緩和;用苦味食物瀉火,用甘味食物滋補。
  • **肺臟屬苦性,氣容易逆上。**服用苦味食物可以瀉出逆氣。肺臟要收斂,食用酸味食物可以收斂;用酸味食物滋補,用辛味食物瀉火。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液津,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夫邪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言問甚之時,死生之期也。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白話文:

腎臟不喜歡乾燥,要趕緊吃辛味食物來滋潤它,疏通毛孔,引津液,暢通氣血。腎臟需要堅固,要趕緊吃苦味食物來堅固它,用苦味來滋補它,用鹹味來瀉下它。疾病侵犯身體時,憑藉相生相剋的原理,達到它的生發處就會好轉,達到它無法勝過的地方就會加重,直到達到它的生發處才能維持,從而獲得適當的位置而得以復原。必須先確定五臟的脈象,才能詢問病情進展的時間,判斷生死期限。有毒的藥物可以治療疾病,五穀可以滋養身體,五果可以幫助身體,五畜可以進補身體,五菜可以充實身體。將氣味不同的藥物和食物混合食用,可以補益精氣。

以上皆辨病治病之總訣,能精通其理,方能識症擇方。

解㑊,《素·玉機真臟論》:冬脈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刺瘧論》: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惴惴然,熱多汗出甚。

白話文:

解㑊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記載:冬天的時候脈象過於強盛,會導致人出現解㑊,脊椎脈絡疼痛,呼吸困難,不想說話的症狀。

《刺瘧論》記載:少陽經的瘧疾,會導致人身體解㑊,寒氣不重,熱氣也不重,厭惡見人,見到人的時候會心慌慌,發熱並且出汗很多。

食亦,《素·氣厥論》: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

膈洞,《靈·根結篇》:太陰為開,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邪氣臟腑病形篇》: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還出。

白話文:

膈洞

《靈樞經·根結篇》:太陰脈為開竅,開竅受損,則臟腑無處運化水谷,故開竅受損的人,是氣虛導致的生病。

《邪氣臟腑病形篇》:腎脈脈象微弱而緩慢者為洞。洞,是指食物不能化生,從下嚥部又吐出。

重強,《素·玉機真藏論》:脾脈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

齲齒,《靈·論疾診尺篇》:診齲齒病,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繆刺論》: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手陽明之脈,貫頰入於齒中,故當刺商陽穴,不已,則刺其痛脈之入齒中者。按:《甲乙經》注:手陽明脈,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穴,主齒痛。

白話文:

齲齒

《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篇》:診斷齲齒病,先按患者陽氣是否過盛。過盛的情況可能是:左陽氣過盛,則左邊牙齒發熱;右陽氣過盛,則右邊牙齒發熱;上方陽氣過盛,則上面牙齒發熱;下方陽氣過盛,則下面牙齒發熱。

《黃帝內經·繆刺論》:治療齲齒,可以刺手陽明的大腸經。如果仍然沒有效果,可以刺入疼痛延伸到牙齒內的脈絡,立即就會痊癒。手陽明脈貫穿臉頰,進入牙齒內,所以可以刺商陽穴。如果沒有效果,再刺疼痛延伸到牙齒內的那條脈絡。

注:根據《甲乙經》的注釋,手陽明脈共有七個穴位: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這些穴位主治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