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走馬牙疳]的中藥單方清單(2021年更新),共18個
病證名。見《外科啟玄》。簡稱走馬疳。指患牙疳而發病急速,勢如走馬者。多見於小兒。由病後或時行疫癘之邪,餘毒未清,復感外邪,積毒上攻齒齦所致。病勢險惡,發展迅猛。初起齒齦邊緣或頰部結硬,紅腫疼痛,繼之腐爛,色灰白,隨即變為黑色,流出紫黑血水,氣味臭惡。此時因其氣味臭穢,故亦有臭息之稱。潰部微痛而癢;若潰爛漸深,則見鼻及鼻翼兩旁或腮或口唇周圍出現青褐色,甚者唇腐齒落,齶破腮穿,鼻梁塌陷;或可從鼻旁爛洞處望見咽部。治宜解毒清熱祛腐,用蘆薈消疳飲加減。脾虛者,兼服人參茯苓粥(人參、茯苓共為細末,同粳米熬成粥)。先以鹽湯嗽口,後食粥,或以綠豆煎湯常服。參見牙疳條。可以改善此現象的清單列表如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