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苣蕒菜

大葉苣蕒菜

DA YE JU MAI CAI

  • 性味:,
  • 寒熱指數:
    47
  • 0
  • 英文名稱:Sonchus asdper (L.) Hill. [Sonchus oler-aceus L.var.asper L. ]
  • 別名:敗醬草,苦蕒,圓再苦苣菜,白花大薊
  • 藥品來源:為菊科植物續斷菊的全草或根。採收和儲藏:春、夏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 生長環境:路邊, 田野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大葉苣蕒菜的主治功效


中藥大葉苣蕒菜主治清熱解毒;止血。主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大葉苣蕒菜,為菊科苣蕒菜屬植物大葉苣蕒菜(Lactuca indica L.)的根、莖、葉。分佈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1. 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歸肺、肝經。

2. 功效

清熱解毒,止血。

3. 主治

主治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5.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表明,大葉苣蕒菜具有抗菌、抗炎、止血、抗腫瘤等作用。

6. 注意事項

大葉苣蕒菜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7. 相關文獻

  1. 《本草綱目》:"大葉苣蕒菜,生山野。葉如苣蕒菜,大而厚,有鋸齒,莖高三四尺,花黃色。葉、莖、根皆可入藥。"
  2. 《中藥大辭典》:"大葉苣蕒菜,味苦、辛,性寒。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治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3. 《中國藥典》:"大葉苣蕒菜,性寒,味苦、辛。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4. 《中華本草》:"大葉苣蕒菜,性寒,味苦、辛。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5.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大葉苣蕒菜,性寒,味苦、辛。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6. 《中國植物誌》:"大葉苣蕒菜,性寒,味苦、辛。歸肺、肝經。有清熱解毒,止血之功。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

8. 結語

大葉苣蕒菜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常用於瘡瘍腫毒,小兒咳喘,肺癆咳血。現代研究表明,大葉苣蕒菜具有抗菌、抗炎、止血、抗腫瘤等作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大葉苣蕒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咳血

大葉苣蕒菜含有的化學成分


五環三萜醇(triterpenoidalcohols), 乙酸酯(aceticacidester), 計曼尼醇(genmanicol), 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 羽扇豆醇(lupeol), 計曼尼醇乙酸酯(germanicolacetate), 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olacetate), 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acetate), C17-35烷烴(C17-35alkanes), C12-32脂肪酯(C12-32fattyesters), 三萜乙酸酯(triterpenoidacetates), C22-28醇(C22-28alcohols), 甾醇(sterols), 表-無羈萜醇乙酸酯(epi-friedelinolacetate), 豆甾醇(stigmasterol), 芹菜素(apigenin), 木犀草素(Luteolin), 7-葡萄糖醇酸甙(7-glucoside), 苦苣菜甙(sonchuside), 苦苣菜丁烯酮甙(sonchuionoside), 淫羊藿甙(icarisid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