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耆

紅耆

HONG QI

  • 英文名稱: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 Manyinflorescaned Sweetvetch Root
  • 別名:納窪善馬,黑耆,岩黃耆,真盤子
  • 藥品來源: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耆的根。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洗淨,切去根頭部及支根,曬乾後打捆。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國藥典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紅耆的傳統功效


1. 補氣利尿

紅耆,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胃、腎三經。具有補氣利尿之功,為益氣健脾之要藥。可治療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中醫認為,水腫乃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成,紅耆補氣健脾,能運化水濕,利尿消腫。現代研究表明,紅耆含有皁苷類、多糖類、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腎功能、利尿消腫、降血壓、降血糖等作用。

2. 固表止汗

紅耆,性溫味甘,歸脾、肺二經,具有補中益氣、固表止汗、益精暖身的功效。其固表止汗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固表止汗:紅耆能補益元氣,使人體正氣充盈,表固不虛,汗液固攝,從而達到止汗的目的。

  2. 增強免疫功能:紅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從而減少患病的幾率,減少出汗。

  3. 抗疲勞、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等作用:紅耆具有抗疲勞、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等作用,這些作用均有助於增強人體體質,減少出汗。

3. 排膿

「紅耆能排膿」,在古文中是指紅耆具有消炎、排膿的功效。其作用原理可能是由於紅耆含有皁苷、多糖等活性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幫助機體清除炎症,促進膿液排出。此外,紅耆中的揮發油成分也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幫助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

4. 補氣

氣,乃人體之根本,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之功。若氣虛則體弱,諸疾易侵。紅耆,性溫味甘,歸脾、胃經,為補氣要藥。其補氣功用,可分為三方面:

一、益氣健脾:紅耆能益氣健脾,補益中氣,增強食慾。脾乃生化之源,氣血生化之本,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充盈,百病不生。

二、益氣養血:紅耆能益氣養血,補益氣血,增強免疫力。氣血乃人體之寶,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充盈,則臟腑功能健全,百脈調和。

三、益氣固表:紅耆能益氣固表,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感冒。表虛則衛外不固,易受邪氣侵襲。紅耆能益氣固表,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感冒。

5. 清熱利尿

紅耆性溫,味甘,入脾經、肺經。具有益氣補中,健脾利濕,生津止渴,清熱利尿等功效。

紅耆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主要是由於其含有甘露醇、山藥皁苷等成分。這些成分能夠促進體內尿液的生成,並加快尿液的排出,從而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另外,紅耆還能增強腎臟的功能,促進腎臟對水分和電解質的重吸收,從而減少尿液的生成,起到利尿的作用。

紅耆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30g。益氣補中蜜炙用。

紅耆的炮製


紅耆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紅耆性溫,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紅耆含有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慎用。
  • 紅耆有降血壓的作用,服用降血壓藥物時應注意相互作用。

紅耆的食用禁忌

  • 紅耆性溫,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紅耆含有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慎用。
  • 紅耆有降血壓的作用,服用降血壓藥物時應注意相互作用。

紅耆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下垂胃腸出血大便出血糖尿病腎炎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