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白郎花
中藥名稱:白郎花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BAI LANG HUA
英文名稱: Root-Bark Of Omei Linden
古籍來源:
《四川中藥志》。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為椴樹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ilia omeiensis Fang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挖根,洗淨泥土,剝取根皮,切段曬乾。
主治功效:
- 行氣活血。主跌打損傷;五勞七傷
服用方法:
內服:燉肉,0.5~1兩;或浸酒。
外觀:
峨眉椴,喬木,高7m。嫩枝纖細,與頂芽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3.5cm,纖細,無毛;葉片長卵形,長9-11cm,寬4-5cm,先端急銳尖,基部斜心形或截形,上面橄欖綠色,無毛,發亮,下面黃綠色,被緊貼短星狀茸毛,邊緣近全緣,或近先端有少數小齒;側脈5-6對。聚傘花序長7.5-9cm;有花3-12朵,花序柄及花柄均纖細,無毛;苞片狹窄倒披針形,長7-16cm,寬1-2.2cm,先端鈍,基部狹窄,無柄,上面發亮,下面有星狀柔毛,下半部與花序柄合生;萼片長4-5mm,長卵形,外面有黃褐色星狀柔毛;花瓣長6mm;退化雄蕊花瓣狀,比花瓣稍短;雄蕊長4-5mm;子房被茸毛,花柱長3mm,無毛。果實倒卵形,直徑8-9mm,無稜,被茸毛。花期7月,果熟期10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