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痰丸

ZHU T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肺經 19%
脾經 16%
肝經 16%
膽經 8%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心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逐痰丸: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

逐痰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等功效。主治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等症狀。

方劑組成:

  • 瓜蔞: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等功效。
  •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主治功效:

逐痰丸主治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等症狀。

藥理作用:

逐痰丸中的瓜蔞、天南星、黃連、半夏等藥物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等功效,可以緩解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等症狀。

臨牀應用:

逐痰丸常被用於治療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等症狀。

用法用量:

逐痰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

逐痰丸不宜與其他清熱化痰藥物同服。

注意事項:

  1. 逐痰丸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2. 服用逐痰丸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3. 服用逐痰丸後,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

傳統服藥法


紫海蛤(如雞子大者1斤,火煅紅,淬入童便內,如此3次,為末,卻用鮮瓜蔞拌粉,搗千餘下乃勻,稀稠得宜,作餅子,將麻繩穿,懸當風處吹乾,為末)4兩,南星(牛膽制),黃連、半夏4兩(用薑礬者,滴香油數點,煮令透,炒黃色),陳皮(去白)2兩,青皮(炒)2兩,大黃(酒拌,九蒸九曬)5兩,青黛1兩,木香5錢。
上為末,薑汁、竹瀝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0-40丸,薑湯送下。
方中南星、黃連用量原缺。

方劑組成解釋


瓜蔞性味苦、辛、寒,有清熱化痰、利咽消腫的功效;天南星性味辛、苦、溫,有化痰散結、止咳平喘的功效;黃連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半夏性味辛、苦、溫,有燥痰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陳皮性味苦、辛、溫,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青皮性味苦、辛、溫,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功效;大黃性味苦、寒,有瀉火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青黛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木香性味辛、苦、溫,有行氣止痛、散寒止咳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消腫的功效,適用於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吐不出,咽不下。但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多痰心情煩燥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逐痰丸, 出處:《外科百效》卷二。 組成:陳皮(皮白)1兩,半夏(熱水泡7次)1兩,南星(熱水泡7次)1兩,香附子(去毛)1兩。 主治:梅核氣。因積熱生痰後,痰積如核在喉中,吞之則不下,吞則在喉,但可以進水,不可以進飲食。

逐痰丸,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四。 組成:紫海蛤(如雞子大者1斤,火煅紅,淬入童便內,如此3次,爲末,卻用鮮瓜蔞拌粉,搗千餘下乃勻,稀稠得宜,作餅子,將麻繩穿,懸當風處吹乾,爲末)4兩,南星(牛膽制),黃連、半夏4兩(用薑礬者,滴香油數點,煮令透,炒黃色),陳皮(去白)2兩,青皮(炒)2兩,大黃(酒拌,九蒸九曬)5兩,青黛1兩,木香5錢。 主治:上焦鬱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煩躁,噎塞如有所梗,吐不出,咽不下。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