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耆散

XIA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腎經 22%
肺經 22%
心經 15%
胃經 7%
肝經 3%
三焦經 0%
大腸經 0%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香耆散」

介紹

香耆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風癇掣動和定後再作。

組成

香耆散的主要成分包括丁香、黃耆、硃砂和五靈脂。

丁香

丁香是一種溫熱性中藥,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和解毒消腫的功效。

黃耆

黃耆是一種甘溫性中藥,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和利水消腫的功效。

硃砂

硃砂是一種寒涼性中藥,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和解毒的功效。

五靈脂

五靈脂是一種溫熱性中藥,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和調經的功效。

主治功效

香耆散的主要功效包括:

  • 小兒驚癇:指小兒因受到驚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 風癇掣動:指由風邪引起的癲癇發作,症狀包括抽搐、痙攣、口吐白沫等。
  • 定後再作:指癲癇發作後,病情暫時緩解或停止,但過一段時間又再次發作。

用法用量

香耆散的用法用量為,每日一次,每次10-15克,用水煎服。

注意事項

香耆散不宜與以下藥物同服:

  • 烏頭、附子、川烏、草烏等有毒中藥。
  • 麻黃、桂枝、細辛等辛溫發散類中藥。
  • 石膏、知母、玄參等寒涼清熱類中藥。

總結

香耆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癇、風癇掣動和定後再作。香耆散的組成包括丁香、黃耆、硃砂和五靈脂,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調經等功效。香耆散的用法用量為,每日一次,每次10-15克,用水煎服。香耆散不宜與烏頭、附子、川烏、草烏等有毒中藥,麻黃、桂枝、細辛等辛溫發散類中藥,石膏、知母、玄參等寒涼清熱類中藥同服。

傳統服藥法


雞舌香(研)1錢,黃耆(銼)1分,丹砂(研)2錢,五靈脂半錢。
上為散。
每服半錢匕,陳米飲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丁香:辛溫,歸肝、脾、肺經。有溫中散寒、理氣和胃、溫肺化痰、開竅醒神之功。本方中用丁香溫中散寒,理氣和胃,以助黃耆補氣固表。
  • 黃耆:甘溫,歸脾、肺、腎經。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生津益氣、補虛固脫之功。本方中用黃耆補氣固表,以助丁香溫中散寒,理氣和胃。
  • 硃砂:辛溫,歸心、肝、腎經。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本方中用硃砂鎮心安神,以助丁香、黃耆平肝熄風。
  • 五靈脂:辛溫,歸肝、腎經。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活血化瘀之功。本方中用五靈脂散寒止痛,活血化瘀,以助丁香、黃耆平肝熄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香耆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組成:雞舌香(研)1錢,黃耆(銼)1分,丹砂(研)2錢,五靈脂半錢。 主治:小兒驚癇,風癇掣動,定後再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