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附治中湯

DING FU ZH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5%
腎經 13%
肝經 7%
膽經 2%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丁附治中湯,其組成成分,包括丁香、甘草、青皮、陳皮、人參、附子、白朮、乾薑等中藥材,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發揮獨特的療效。

  • 丁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人參:性甘,味微苦,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

  •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化痰、止汗、止瀉的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中止瀉、溫肺化痰、溫腎壯陽的功效。

這些中藥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溫中散寒、理氣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胃部寒冷,痰液停滯,導致嘔吐不停的良方。

傳統服藥法


丁香0.5兩,甘草(炙)0.5兩,青皮(炒)0.5兩,陳皮(炒)0.5兩,人參0.5兩,附子(炮)1兩,白朮(煨)1兩,乾薑(煨)1兩。
嚼碎。每服4錢,水1盞,加生薑5片,煎8分,空心熱服。
《醫學正傳》引《局方》有大棗二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丁香、甘草、青皮、陳皮、人參、附子、白朮、乾薑為君臣佐使。丁香辛溫,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甘草甘平,能緩急和中,調和諸藥;青皮苦辛,能燥濕化痰,行氣止嘔;陳皮苦辛,能燥濕化痰,行氣止嘔;人參甘平,能大補元氣,益氣健脾;附子辛熱,能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白朮苦甘,能健脾燥濕,止瀉;乾薑辛熱,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瀉。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胃冷停痰,嘔吐不已的患者。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相關疾病


胰臟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多痰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丁附治中湯,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人參5分,白朮1錢,乾薑1錢,陳皮1錢,青皮1錢,厚朴1錢,白芷1錢,丁香5分,炙草3分,附片3分。 主治:傷食腹痛,嘔吐不止;或虛寒之甚,嘔吐腹痛。

丁附治中湯, 出處:《醫方大成》卷二引《局方》。 組成:丁香半兩,甘草(炙)半兩,青皮(炒)半兩,陳皮(炒)半兩,人參半兩,附子(炮)1兩,白朮(煨)1兩,乾薑(煨)1兩。 主治:胃冷停痰,嘔吐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