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嗽噙化丸

DING SOU QIN HU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胃經 17%
心經 13%
肝經 8%
大腸經 8%
脾經 6%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定嗽噙化丸,又名「定風珠」,主要成分包括薄荷、天門冬、麥門冬、橘紅、黃芩、桔梗、甘草、川貝母等八味藥材,製成丸劑,主要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薄荷:**性辛涼,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天門冬:**味甘、微寒,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等。

**橘紅:**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等症狀。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等症狀。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等症狀。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等症狀。

定嗽噙化丸組方中八味藥材互相配合,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解毒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使用定嗽噙化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本藥為丸劑,應口服,不可吞服。
  • 服藥後,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 服藥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薄荷(淨葉)2兩,天冬1兩,麥冬1兩,橘紅1兩,枯芩1兩,桔梗5錢,甘草5錢,冬花5錢,貝母5錢。
上為極細末,另用軟石膏(煅)、青黛(真)、瓜蔞仁(去油,搗霜)、海石、玄明粉、硼砂各5錢(俱另研)、柿霜(篩淨)1兩,冰片5分,烏梅肉十個(洗,蒸,搗)和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不拘時候噙化。

方劑組成解釋


  • 薄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 天門冬:養陰潤肺,化痰止咳。
  • 麥門冬: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 橘紅:化痰止咳,理氣和胃。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 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 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川貝母,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腹瀉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定嗽噙化丸, 出處:《簡明醫彀》卷四。 組成:薄荷(淨葉)2兩,天冬1兩,麥冬1兩,橘紅1兩,枯芩1兩,桔梗5錢,甘草5錢,冬花5錢,貝母5錢。 主治:一切咳嗽氣急,有痰,咽喉不利,煩渴火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