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散子

BAI SA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8%
肺經 18%
胃經 15%
心經 9%
腎經 9%
膀胱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散子」:

白散子為中醫中藥複方,組成藥物包括烏頭、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羌活、黃芩等。根據中醫理論,白散子具有溫化痰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產後痰血積聚阻塞,發作時感到寒冷和發熱,心胸像火燒一樣煩躁。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半夏: 半夏性味溫、辛,歸肺、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2.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

  3. 羌活: 羌活性辛溫,歸肺、脾、腎經,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4. 天南星: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

  5. 烏頭: 烏頭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6. 白附子: 白附子性溫,歸肺、心、腎經,具有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的功效。適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等寒痰阻滯引起的症狀;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可疏通痰凝、消散結節,適用於瘰癧痰核、毒蛇咬傷等痰結氣滯引起的症狀;具有定驚搐的作用,可鎮靜安神、平息痙攣,適用於癲癇、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白散子」由烏頭、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羌活、黃芩等組成,具有溫化痰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產後痰血積聚阻塞,發作時感到寒冷和發熱,心胸像火燒一樣煩躁。使用時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用藥。

傳統服藥法


牡蠣3兩(煅,研), 寒水石1兩半(煅,研), 天南星(炮)1分, 白僵蠶(炒,去絲嘴)1分, 龍骨1分。
止疼痛,生肌肉,滅瘢痕。
上為細末。
摻瘡上。
避風將息,勿令著水。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辛溫,有毒,能溫經散寒,化痰止咳;天南星辛苦溫,有毒,能化痰散結,止咳平喘;半夏辛苦溫,有毒,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白附子辛溫,有毒,能溫經散寒,化痰止咳;羌活辛溫,能散寒通絡,止痛消腫;黃芩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化痰止咳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霍亂心內膜炎角膜炎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細菌性食物中毒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散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六。 組成:白藥子不拘多少(爲末)。 主治:護胎。主治:妊娠傷寒。

白散子, 出處:《三因》卷十二。 組成:附子1枚(煨熟,新水浸1時久,去皮臍,焙乾)。 主治:久年咳嗽不癒。

白散子,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組成:栝樓根、知母(焙)、貝母(去心)、甘草(炙,銼)各等分。 主治:小兒咳嗽。

白散子, 出處:《三因》卷十五。 組成:晉礬不拘多少(煅)、輕粉少許。 主治:妬精瘡,癢不可忍,皮膚諸瘡,手抓疽瘡,漏瘡。

白散子,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五。 組成:大川烏(去皮臍)1兩,南星1兩,半夏1兩,白附子1兩,羌活5錢,黃芩5錢。 主治:産後痰血結滯,發爲寒熱,心胸如火煩躁。

白散子, 出處:《三因》卷二。 組成:大附子(生,去皮臍)半兩,桂府半兩,滑石半兩,園白半夏(湯洗21次)3分。 主治:肝腎虛,爲風所襲,卒中涎潮,昏塞不語,嘔吐痰沫,頭目眩暈,上實下虛,真陰耗竭;兼治陰證傷寒,六脈沉伏,昏不知人;霍亂吐瀉,飲食不進,小便淋瀝不通,眼赤,口瘡,咽喉冷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