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痹湯

SHEN B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二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脾經 21%
肺經 17%
胃經 17%
肝經 9%
心經 6%
膀胱經 0%
腎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腎痹湯」,主要成分是:白朮、山茱萸、茯苓、薏苡仁、杜仲、肉桂、附子、防己、石斛、地骨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腎痹湯,主要成分是白朮、山茱萸、茯苓、薏苡仁、杜仲、肉桂、附子、防己、石斛、地骨皮,具有溫腎助陽、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腎痹,症狀包括腰膝痠痛、四肢麻木、畏寒怕冷、小便不利等。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山茱萸5錢,茯苓5錢,薏仁5錢,杜仲3錢,肉桂1錢,附子5分,防已5分,石斛3錢,地骨皮5錢。
水煎服。2劑而腰輕,4劑而痛止,10劑而兩足有力,再10劑而全愈。

方劑組成解釋


腎痹湯由白朮、山茱萸、茯苓、薏苡仁、杜仲、肉桂、附子、防己、石斛、地骨皮組成。

白朮、山茱萸、茯苓、薏苡仁,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作用。

杜仲、肉桂、附子,具有溫補腎陽的作用。

防己、石斛、地骨皮,具有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的作用。

腎痹湯具有溫補腎陽、強壯腰膝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腎痹湯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腎痹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白朮1兩,山茱萸5錢,茯苓5錢,薏仁5錢,杜仲3錢,肉桂1錢,附子5分,防己5分,石斛3錢,地骨皮5錢。 主治:腎痹,因下元虛寒,復感寒濕,以致腰腎重痛,兩足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