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十味溫膽湯
方劑名稱:十味溫膽湯 更多圖表
拼音名稱:SHI WEI WEN DAN TANG
出處典籍: 《得效》卷八
方劑配方組成:半夏(30g) 洗枳實(10g) 陳皮(30g) 茯苓(45g) 去皮酸棗仁(30g) 炒遠志(10g) 去心甘草(10g) 生薑(30g) 五味子(30g) 熟地黃(10g) 紅參(30g)
熱性指數: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卧不安;或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惡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傳統服藥法
半夏(湯洗)3兩,枳實(去瓤,切,麩炒)3兩,陳皮(去白)3兩,白茯苓(去皮)1.5兩,酸棗仁(微炒)1兩,大遠志(去心,甘草水煮,薑汁炒)1兩,北五味子1兩,熟地黃(切,酒炒)1兩,條參1兩,粉草5錢。
化痰寧心。
上銼散。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1個煎,不拘時服。
"1.失眠:呂某,女,49歲。患精神分裂症反復發作20餘年,經常失眠,伴頭昏,乏力耳鳴,心煩不安,手足心熱,表情呆滯,口乾不欲飲,喉中似有物梗阻,吞咽不利,舌紅,苔薄黃而膩,脈象細弦。證屬陰血不足,兼挾痰濕,心神不寧所致,治當滋陰安神,兼化痰濕,擬十味溫膽湯加淮山、黃連,水煎服,每日二次。內服5劑,寤寐正常,續服5劑,諸症悉減。
化痰寧心。
上銼散。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1個煎,不拘時服。
"1.失眠:呂某,女,49歲。患精神分裂症反復發作20餘年,經常失眠,伴頭昏,乏力耳鳴,心煩不安,手足心熱,表情呆滯,口乾不欲飲,喉中似有物梗阻,吞咽不利,舌紅,苔薄黃而膩,脈象細弦。證屬陰血不足,兼挾痰濕,心神不寧所致,治當滋陰安神,兼化痰濕,擬十味溫膽湯加淮山、黃連,水煎服,每日二次。內服5劑,寤寐正常,續服5劑,諸症悉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十味溫膽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潞黨參1錢半,辰茯神1錢半,淡竹茹1錢半,熟地1錢半,枳實1錢半,薑半夏2錢,廣皮2錢,炒棗仁1錢,遠志肉1錢,炙甘草5分,生薑一片,紅棗1枚。 主治:補虛壯膽。主治:傷寒觸驚發狂,經清肝膽,瀉痰火後,以此方善後。
十味溫膽湯, 出處:《得效》卷八。 組成:半夏(湯洗)3兩,枳實(去瓤,切,麸炒)3兩,陳皮(去白)3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酸棗仁(微炒)1兩,大遠志(去心,甘草水煮,薑汁炒)1兩,北五味子1兩,熟地黃(切,酒炒)1兩,條參1兩,粉草5錢。 主治:化痰寧心。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卧不安;或膽寒肝熱,心悸不眠,短氣惡心,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加味溫膽湯
相似度 90%
溫膽湯
相似度 66%
二陳湯
相似度 62%
二陳白丸
相似度 62%
枳實二陳湯
相似度 62%
加味導痰飲
相似度 60%
八物二陳湯
相似度 60%
寧神飲
相似度 60%
黃連導痰湯
相似度 58%
金水六君煎
相似度 58%
茯苓甘草湯
相似度 58%
加減枳朮二陳湯
相似度 58%
柴陳煎
相似度 58%
柴胡二陳湯
相似度 58%
枳朮二陳湯
相似度 58%
枳縮二陳湯
相似度 58%
指迷丸
相似度 58%
枳朴二陳湯
相似度 58%
益陰去邪湯
相似度 57%
人參養榮湯
相似度 56%
曲糵湯
相似度 55%
柴胡溫膽湯
相似度 55%
陳皮半夏湯
相似度 55%
蒼朴二陳湯
相似度 55%
兩枳二陳湯
相似度 55%
二陳梔連膽星湯
相似度 55%
壯膽鎮驚丸
相似度 54%
高枕無憂散
相似度 54%
千裏流水湯
相似度 54%
加減人參養營湯
相似度 53%
半夏茯苓陳皮湯
相似度 53%
茯苓二陳湯
相似度 53%
海石二陳湯
相似度 53%
小半夏飲
相似度 53%
生脈六均湯
相似度 52%
和膽湯
相似度 52%
合歡丸
相似度 52%
竹瀝二陳湯
相似度 52%
新加金水六君丸
相似度 52%
六君子湯
相似度 52%
清肺飲
相似度 52%
清氣化痰湯
相似度 52%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