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通關飲

QU HUO TONG GU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三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3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大腸經 16%
肺經 15%
心經 13%
脾經 7%
肝經 7%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2%
膽經 2%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火通關飲」以黃連、玄參、山豆根、桔梗、牛蒡子、枳實、大黃、玄明粉、瓜簍仁等多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通便、瀉火解毒、清肺化痰等功效,主治喉嚨腫痛阻塞,不能飲食。

方中,黃連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玄參性寒,味苦、甘,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用於治療熱病耗傷津液、陰虛火旺、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盜汗、虛火上升等症。

山豆根性寒味甘,清熱解毒,瀉火驅蟲,殺蟲,解毒,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牙痛、痔瘡、皮膚病、腸道疾病、水腫等疾病。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水腫、腎疾、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嗽、麻疹、風疹等病症。

枳實性溫味酸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用於治療胸悶、脘腹脹痛、嘔吐、呃逆、食積等症。

大黃性寒味苦,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玄明粉性寒味甘,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通便、利水消腫、潤燥、軟堅、利尿通便,用於治療痃癖氣脹滿、五勞七防、骨蒸傳屍、頭痛煩熱等症。

瓜簍仁性涼,味甘,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用於治療肺熱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肺熱咳嗽等。

「祛火通關飲」諸藥合用,具有清熱通便、瀉火解毒、清肺化痰之效,用於治療喉嚨腫痛阻塞,不能飲食,方中各藥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

傳統服藥法


黃連2錢,玄參2錢,山豆根2錢,桔梗2錢,牛蒡子2錢,枳實2錢,大黃3錢,玄明粉3錢,瓜蔞仁3錢。
加生薑2片,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玄參、山豆根、桔梗、牛蒡子、枳實、大黃、玄明粉、瓜簍仁,均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黃連、玄參、山豆根、桔梗,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牛蒡子、枳實、大黃,行氣消積,通利大便;玄明粉、瓜簍仁,清熱解毒,利咽消腫。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神經性厭食症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祛火通關飲,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黃連2錢,玄參2錢,山豆根2錢,桔梗2錢,牛蒡子2錢,枳實2錢,大黃3錢,玄明粉3錢,瓜蔞仁3錢。 主治:喉痹不通,飲食不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