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脾積」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脾積的疾患與治療

脾積(又稱痞氣)是五積之一,此概念來自《難經·五十五難》。《脈經·平五臟積聚脈證》中指出:「診斷出脾積時,脈搏會浮大且長,飢時減少,飲水後出現,運動和進食出現競爭現象,病症在胸腔底部感覺扭曲如同桃李般興盛,外表有明顯變化,包括腹脹、嘔吐、腹瀉、腸鳴、四肢沉重、腳腿浮腫且發冷,無法靠近床鋪躺睡,並出現肌肉損傷,皮膚呈現黃色。」王肯堂強烈建議使用七氣湯配上紅丸子,還可以服用痞氣丸(參見《證治準繩·雜病》)。

脾積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

1.飲食無節制,過度攝取生冷、肥甘和重口味的食物,損傷了脾胃功能,使脾臟運作失調,導致水濕停滯積聚,形成脾積。

2.情緒壓力不適,長期面臨悲傷、憂慮、憤怒等情緒困擾,使肝臟氣血鬱結,橫逆侵襲脾臟,造成脾臟功能失常,進而導致水濕停滯積聚,形成脾積。

3.脾氣虛弱,脾臟主宰運化功能,脾氣虛弱導致運化功能異常,使水濕停滯積聚,形成脾積。

脾積的臨床症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1.腹脹,腹部感到脹滿,按壓時不會感到疼痛,或者只有輕微的壓痛。

2.嘔吐,嘔吐出酸性水或清水。

3.大便稀疏,或便祕。

4.四肢感到沉重,無力。

5.面色萎黃,舌苔呈淡色或白色,脈搏緩慢有力。

治療脾積主要是以健脾利濕為主,可以使用四君子湯的配方進行加減。方劑中,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能夠健脾益氣;澤瀉、白扇貝能潤燥利濕並消腫;陳皮則有助於疏通氣機和和胃。如果伴有嘔吐,可以加入半夏、生薑、大棗;若有腹痛,可加木香、砂仁;若有便祕,可加大黃、芒硝;若有水腫,可加豬苓、澤瀉、茯苓皮。

預防脾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飲食有節制,避免食用生冷、肥甘、重口味的食物,以保護脾胃功能。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面臨悲傷、憂慮、憤怒等情緒困擾。

3.進行適量運動,增強體質,促進脾胃功能。

4.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早期發現病變,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