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脾約」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脾約:描述、病因與症狀

脾約是一種以大便乾結、排便困難以及便祕為主要症狀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是由於脾虛津耗和腸液枯燥所引起。脾約是便祕的形成原因之一。這種疾病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傷寒論》中的《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一篇。「脾約」一詞中的「約」指的是限制或束縛,脾約即指脾臟內津液的流失使排便受阻。

脾約丸的功效方面,在《註解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一書中有所記載。其中,成無己註曾這樣描述:「如果胃較為強壯,而脾較為虛弱,那麼津液就無法充分分散至四肢,僅能運送至膀胱,造成小便頻尿、大便困難等症狀。這時可使用脾約丸來治療。」

另外,《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祕結源流》一書中也有關於脾約的描述與治療方法。其中指出,脾約是由於液體不足而造成的一種病症。《仲景論陽明傷寒》中提到,當汗液大量消耗、尿量增加時,津液會因此枯竭,進而導致大便困難。此時脾臟就會受到限制,因此脾約丸成為了治療的首選。由於肺臟分佈著津液,一旦肺部的陽火過度熾盛,津液就會迅速耗盡,無法有效地完成清化功作傳遞給脾臟。這使得肺臟首當其衝喪失了津液的傳送功能,而脾臟則失去了轉運功能。這種情況下,是否會產生大便乾結的症狀呢?然而,《仲景》卻指出可以用脾約丸來治療。

此外,《雜病源流犀燭.大便祕結源流》中還指出,對於那些大便過後東南人老弱虛羸的患者來說,務必避免不當服用脾約丸,以免使脾臟虛弱,腸道乾燥加劇。因此,治療本病時應以滋養陰血、潤腸通便為主。一些可行的治療方法包括當歸潤燥湯、蓯沉丸和潤腸丸等中藥處方。

脾約的預防與治療

脾約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而為了預防和治療脾約,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 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這樣有助於保持腸道的正常運作和大便的順暢排出。

  2. 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保持定時排便習慣,例如每天早上定時排便,可以幫助腸道保持健康,避免大便乾結和便祕。

  3. 適當運動:定期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腸道功能,有助於預防脾約等腸道問題。

  4. 心情舒暢: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過度緊張或情緒激動,這對於腸道的正常運作和排便順暢非常重要。

如果患者出現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確診並尋求適當的治療方法,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