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臁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臁瘡是指生於下肢臁骨內外側的瘡瘍。生於臁骨內側者稱為裡臁瘡,生於臁骨外側者稱為外臁瘡。由於臁瘡難以癒合,因此俗稱為"老爛腿"。裙風、褲口與臁瘡相似,在古代文獻中常一起討論。但在病因和證候方面有所不同。

常見的臁瘡證候有:

  1. 濕熱下注臁瘡:初期局部紅腫、疼痛,之後潰破,出現濕疹並伴有搔癢、膿水淋漓。後期瘡口邊緣變硬且隆起,長期不癒合。嚴重者可能出現惡寒發熱、口乾尿黃、脈滑數,舌苔黃膩。

  2. 脾虛濕盛臁瘡:瘡口肉色灰白,膿水淋漓且清稀,早晨較腫脹,晚上較明顯,倦怠無力,食慾不振,頭暈口渴。脈慢,舌淡,苔白。

  3. 血瘀氣滯臁瘡:局部皮膚呈紫黑色,青筋明顯,潰爛持續,刺痛,下肢沉重麻木,走動時症狀加重。脈弦澀,舌紫,苔薄。

  4. 肝腎陰虛臁瘡:局部較不痛或微痛,顏色較暗紅,可能伴有低熱或下午發熱,食慾不振,失眠多夢。脈數,舌紅,苔薄。

鑒別分析:

濕熱下注臁瘡與脾虛濕盛臁瘡:濕熱下注臁瘡多由外受水濕浸淫,入內鬱結而產生熱氣,濕熱侵入陽明經脈,陽明經氣血充盈,受熱作用破壞,導致皮肉潰爛形成臁瘡。脾虛濕盛臁瘡則通常是由於過度勞累或久站,使脾氣受損,濕邪滯留,肌膚失去養分而形成臁瘡。兩者的辨證要點是:濕熱下注臁瘡表現為局部熱紅腫疼痛、癢癢,脈滑數,苔黃膩;脾虛濕盛臁瘡則表現為局部肉色灰白,膿水清稀,脈緩,苔薄白。治療濕熱下注臁瘡宜清熱解毒,可使用仙方活命飲等方劑,佐以檳榔等藥材;治療脾虛濕盛臁瘡宜益脾化濕,可使用四君子湯搭配二妙丸。

血瘀氣滯臁瘡與肝腎陰虛臁瘡:前者屬於實證,後者屬虛證,兩者共同點是病程長,局部呈現暗紅色,但病因和症狀有顯著的區別。血瘀氣滯臁瘡通常是由於氣滯血瘀,外受水濕侵淫,或被蚊蟲叮咬、撞傷,造成絡脈阻滯,使臁骨處潰爛並有滲水現象;肝腎陰虛臁瘡則多發生在經歷過發熱病症後,或因過度房勞消耗腎精,導致下肢肌肉逐漸消亡,加上陰火上升而形成。鑒別的要點是:血瘀氣滯臁瘡下肢青筋凸顯,腫痛明顯,舌紫脈澀;肝腎陰虛臁瘡伴有低熱、消瘦,脈細數,舌色嫩紅。治療血瘀氣滯臁瘡宜活血理氣,可使用木瓜檳榔散等方劑;治療肝腎陰虛臁瘡宜滋陰降火,可使用六味地黃丸。

臁瘡分為外臁和內臁兩種,一般外臁屬於足三陽經,多與濕熱相關,治療相對容易;內臁屬於足三陰經,多與陰虛火旺相關,治療較為困難。從瘡的顏色來分,紅腫且明顯疼痛的容易治療,黑暗且浸潤性腫脹的則難以痊癒。治療外臁瘡多使用清滲劑,治療內臁瘡多使用滋補劑。一清一補,有明顯差異。

以下文獻引用來自《洞天奧.內外臁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