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久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久痢 久痢(慢性痢疾)是一種疾病,指痢疾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病程超過2個月的情況。久痢通常由急性痢疾反覆發作或遷延不愈而形成。久痢的病因與急性痢疾相似,主要是由於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體質較弱、遭受寒濕等外界風寒,亦或是由於不良飲食習慣、過食生冷食物,或情緒不順、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濕熱內生,使結腸胃蘊結痢,久治不癒,逐漸演變為久痢而成。久痢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大便帶有粘液、凍硬、便色黑或帶血,腹痛輕微但持續存在,喜壓喜溫,食慾減退,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苔薄白,脈澀弱。治療上主要以健脾和胃、清熱利濕為主。常用方劑有三奇散、補中益氣湯、駐車丸、桃花湯、真人養臟湯等。此外,久痢患者還應注意飲食調理,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並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久痢的預後通常較好,但如果治療不當或病情嚴重,可能會導致脫肛、腸穿孔、腸梗阻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預防久痢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傳染源、增強體質、注意飲食調理、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體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