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經穴纂要》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經穴纂要》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著作,由日本學者小阪營升於1810年編撰而成,共分為五卷。其中,卷一至三詳細論述了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中各經穴的名稱、位置等,並根據中國醫家的論述進行詳細的考證和繪製圖例。卷四則論及內臟腑,卷五則介紹了全身各部位的名稱、經穴的別名以及動脈等相關知識。這本書中的圖形多參考了西方解剖圖,增加了對經脈穴位的理解。

經穴即腧穴,是指分佈在經脈上的穴位,是人體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針灸治療疾病的重要部位。經穴的命名多來自於該穴位所在的經脈經過的部位,例如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即位於手掌大拇指外側與掌骨相接處。

《經穴纂要》詳細論述了各個經脈的經穴,並附有精美的插圖,對針灸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以下是書中收錄的部分經穴名稱及位置:

  • 手太陰肺經:列缺穴、魚際穴、太淵穴、中府穴、雲門穴、天府穴、俠白穴、尺澤穴、孔最穴。
  • 足太陰脾經:大包穴、公孫穴、太白穴、隱白穴。
  • 手陽明大腸經:商陽穴、合谷穴、太衝穴、曲池穴、陽陵泉穴、外關穴、肩髎穴、曲澤穴、肘髎穴、手五里穴。
  • 足陽明胃經: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大迎穴、上迎香穴、下迎香穴、水突穴、承漿穴、人中穴。
  • 手少陰心經:極泉穴、內關穴、神門穴、少海穴、靈道穴、通裏穴、陰郄穴、大陵穴、勞宮穴。
  • 足少陰心經:照海穴、太溪穴、復溜穴、湧泉穴。
  • 手太陽小腸經:少商穴、魚際穴、太淵穴、中府穴、雲門穴、天府穴、俠白穴、尺澤穴、孔最穴、列缺穴。
  • 足太陽膀胱經:睛明穴、攢竹穴、眉沖穴、曲差穴、大迎穴、上迎香穴、下迎香穴、水突穴、承漿穴、人中穴。
  • 手少陽三焦經:關沖穴、中沖穴、外關穴、肩髎穴、曲澤穴、肘髎穴、手五里穴。
  • 足少陽膽經:陽陵泉穴、外丘穴、中丘穴、風市穴、丘墟穴、足臨泣穴、日月穴、三陰交穴、太衝穴。
  • 手厥陰心包經:大陵穴、勞宮穴、中沖穴、關沖穴。
  • 足厥陰肝經:太衝穴、行間穴、太溪穴、復溜穴、湧泉穴。
  • 任脈:關元穴、中極穴、下丹田穴。
  • 督脈:長強穴、腰陽關穴、命門穴、中極穴、關元穴、氣海穴、神闕穴。

這些經穴分佈在人體各個部位,與臟腑和經絡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針灸刺激這些經穴,可以調節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經穴纂要》系統地介紹了經穴的名稱、位置和主治等內容,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