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經來下血胞」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經來下血胞

經來下血胞是一種病證名詞,見於《竹林寺女科祕方考》。它指的是經血中混有血塊,或經血呈血塊狀,或經血中混有血絲的現象。這種情況多由氣血虛弱或寒凝血瘀所致。症狀包括經期延後,經量少,色淡質稀,腹部冷痛,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療經來下血胞的方法主要是溫經散寒、活血化瘀。可以使用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益母草、香附、烏賊骨、制乳香、沒藥等中藥。如果兼有氣虛的情況,可以加黃芪、黨參、白朮等;如果兼有血虛,可以加熟地、當歸、白芍等;如果兼有寒凝,可以加附子、乾薑等。

以下是經來下血胞的預防事項:

  1.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2.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3. 適度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4. 飲食選擇清淡,避免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

  5. 適度運動,增強身體素質。

  6.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