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禁口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禁口痢(又名噤口痢)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由痢疾桿菌引起。臨床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有粘液膿血,常伴有裏急後重、肛門墜脹、排便不盡感等症狀。

病因方面,禁口痢主要是由於患者接觸了痢疾桿菌,並通過口腔進入人體。痢疾桿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引起腸道黏膜發炎、充血、水腫,導致腹瀉。

禁口痢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發熱、腹痛、腹瀉等。此外,還可以通過糞便檢查,找到痢疾桿菌,以確診。

治療方面,禁口痢主要以抗菌治療為主,常用的抗菌藥物有慶大黴素、林可黴素、阿莫西林等。此外,還可以通過補液、止瀉、解痙等對症治療。

預防方面,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很重要,飯前便後要洗手。還應避免吃生冷、不潔的食物,避免接觸痢疾患者。若接觸痢疾患者後,應及時洗手,並對衣物、被褥等進行消毒。

禁口痢屬於嚴重的傳染病,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若出現禁口痢的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