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腳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腳腫,又稱足腫,是水腫病的常見症狀之一。以下是腳腫的常見病因和治療方法:

病因:

  1. 濕熱太甚:外感濕熱之邪、內生濕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原因導致濕熱蘊結,使水濕停聚於下,引起腳腫。
  2. 脾虛不足:脾主運化水液,若脾虛失運,則水液代謝失常,水濕停聚於下,導致腳腫。
  3. 脾虛氣滯:脾主升清降濁,若脾虛氣滯,運化失常,水濕停聚於下,引起腳腫。
  4. 久病正虛:長期患病使正氣耗損,氣血不足,運化失常,使水濕停聚於下,導致腳腫。

治療方法:

  1. 濕熱太甚:可使用清熱利濕、消腫散結的方法治療。常用方藥有當歸拈痛湯、三仁湯、茵陳蒿湯等。
  2. 脾虛不足:可使用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常用方藥有參苓白術散、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3. 脾虛氣滯:可使用理氣健脾、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常用方藥有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合升麻澤瀉湯等。
  4. 久病正虛:可使用補益脾腎、利水消腫的方法治療。常用方藥有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

預防措施:

  1.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肥甘厚味,以免生濕助濕。
  2. 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勞累,以免耗傷氣血。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以免肝氣鬱結,影響脾胃運化。
  4.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腳腫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腳腫,應及早就醫,以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