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鼻瀝血」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鼻瀝血,是指鼻中出血的病症。在《蘭臺軌範》卷五中有相關的記載。鼻瀝血又被稱為鼻衄,詳細的資訊可參考該條。

根據《蘭臺軌範》的記載,鼻瀝血的證候有:鼻中出血,有時流血,有時不流,有時出血嚴重,有時出血輕微,有時出血持續數日,有時出血持續數月,有時出血持續數年,有時出血持續數十年,有時出血一直到死亡。治療時應優先治療其本源,次要治療其症狀。如果是肝的問題引起的,則應該治療肝;如果是肺的問題引起的,則應該治療肺;如果是脾的問題引起的,則應該治療脾;如果是腎的問題引起的,則應該治療腎。如果是風的問題,則應該治療風;如果是寒的問題,則應該治療寒;如果是熱的問題,則應該治療熱;如果是濕的問題,則應該治療濕;如果是燥的問題,則應該治療燥。如果病症是虛的,則應該補充不足;如果病症是實的,則應該去除多餘。如果是血的問題,則應該促進血液循環;如果是氣的問題,則應該促進氣的流通;如果是痰的問題,則應該化痰;如果是水的問題,則應該利尿。如果是火的問題,則應該清除火熱。如果病症同時存在風、寒、濕、熱、血、氣、痰、水、火等問題,則應該同時治療其本源和症狀,同時治療本源和症狀,這樣才能使病情獲得改善。

根據《醫學入門》的記載,鼻瀝血的病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風寒,另一種是火熱。風寒型鼻瀝血的症狀是鼻中感到寒冷,血脈不暢,因此會出血。火熱型鼻瀝血的症狀是鼻中感到燥熱,血脈擴張,因此會出血。治療風寒型鼻瀝血的方法包括使用蔥白、薑汁、薄荷、辛夷、細辛、牛蒡子、防風、白芷、甘草、生地黃、當歸、川芎、赤芍、白芍、丹皮、桃仁、紅花和地黃湯。治療火熱型鼻瀝血的方法包括使用黃連、黃芩、黃柏、知母、石膏、生地黃、當歸、川芎、赤芍、白芍、丹皮、桃仁、紅花和地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