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骨火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骨火丹(又名附骨疽)是一種小兒丹毒的病名,主要發生在小兒的臂部。最早見於《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該病表現為初起時皮膚呈正赤色,逐漸轉變為黑色,嚴重時甚至可見到骨頭。治療上建議使用搗碎的大蒜塗抹於患處。

骨火丹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清楚,但可能與小兒體質虛弱、遭遇風熱、患有濕熱等有關。

患有骨火丹的病人主要表現為患處皮膚紅腫疼痛,嚴重者可見到骨頭。

治療骨火丹的方法主要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以將大蒜搗碎後塗抹於患處,也可以使用金銀花、連翹、板藍根等中藥煎煮後外用洗劑。

預防骨火丹的關鍵是注意小孩的飲食衛生,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骨火丹是常見的小兒皮膚病之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因此,家長應當保持警惕,一旦發現孩子患有骨火丹,應儘快帶孩子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