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膈俞」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膈俞穴

膈俞穴,出自《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背中,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外側支,及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主治嘔吐、呃逆、噎膈、胸滿、脅痛、胃痛、癲狂、咳血、吐血、貧血、脊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定位

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

在第7肋間隙,棘突旁開1.5寸處,有第七、八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外側支,及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

主治

嘔吐、呃逆、噎膈、胸滿、脅痛、胃痛、癲狂、咳血、吐血、貧血、脊背痛等。

穴位配伍

  • 配中脘、足三里、內關治嘔吐
  • 配天突、內關治呃逆
  • 配中脘、足三里、豐隆治胃痛
  • 配大椎、肺俞、厥陰俞治咳血
  • 配膈俞、大椎、肺俞、肝俞治吐血
  • 配膈俞、大椎、肺俞、肝俞、脾俞治貧血
  • 配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腎俞治脊背痛

穴位功效

膈俞穴具有和胃降逆、止嘔吐、止呃逆、止咳血、止吐血、止貧血、止脊背痛等功效。

穴位名解

膈俞穴,膈,膈膜也。俞,輸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下部的氣血在此吸熱後下輸於胃。本穴物質為來自足太陽膀胱經背部各穴位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吸熱脹散並化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此水濕之氣循足太陽膀胱經下輸於胃,故名膈俞。

古籍摘錄

《靈樞·背腧》:“膈俞在背中,當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千金翼方》:“膈俞主嘔吐、呃逆、噎膈、胸滿、脅痛、胃痛、癲狂、咳血、吐血、貧血、脊背痛。”

《針灸甲乙經》:“膈俞主治嘔吐、呃逆、噎膈、胸滿、脅痛、胃痛、癲狂、咳血、吐血、貧血、脊背痛。”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發現,膈俞穴有鎮痛、止嘔、降血壓、抗炎、抗菌、抗腫瘤等作用。

穴位療法

  • 針刺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 艾灸法:直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 按摩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膈俞穴,每次3-5分鐘,每天2-3次。
  • 刮痧法:用刮痧板蘸取刮痧油,沿膈俞穴上下刮拭,每次5-10分鐘,每天1-2次。
  • 拔罐法:用拔罐罐具在膈俞穴拔罐,每次5-10分鐘,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