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肛漏」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肛漏,又稱肛瘻或痔瘻,是指肛門周圍的癰腫成膿破潰後,創口久不癒合或癒合後復發,形成瘻管,導致膿血汙物不斷從瘻口流出的症狀。肛漏可以發生在人體的許多部位,但位於肛門直腸部位的漏症稱為肛漏。

肛漏首次見於《山海經.中山經》中的描述,並在其他古代文獻中被稱為「瘻」或「漏」。《內經》則將「瘻」和「漏」兩詞並用。《神農本草經》將其稱為「痔瘻」,《瘡瘍經驗全書》稱為「漏瘡」,《東醫寶鑒》稱之為「瘻痔」。肛漏這個名詞最早見於清代的《外證醫案匯編》。

民間因為肛漏這種病狀會使肛門不時流出膿血糞水,所以稱之為「偷糞老鼠瘡」,古代的文獻中常將久不癒合的瘡瘍稱為「鼠瘡」,可能有相同的來源。

本文討論的是生於肛門直腸周圍的肛漏,其他部位的漏症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然而,對於由於肛漏穿破陰道形成的肛門陰道漏或肛門尿道漏,由於與肛漏關係密切,也被列入本文討論。

常見證候

  • 實熱肛漏:症狀明顯,紅腫熱痛,膿汁黃鮮明且稠厚,容易散去,發作期常伴隨形寒發熱,口渴舌乾,大便祕結,小便色短且赤,舌紅苔黃,脈搏洪數。

  • 虛熱肛漏:症狀輕微,紅腫熱痛不嚴重,膿汁清稀,顏色像粉漿,有臭腥味,淋漓不斷,瘡口凹陷,常見瘡口周圍出現敗絮狀物汙染皮膚,伴有潮熱和顴部發紅,倦怠食慾不振,可能出現盜汗或勞咳咯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 虛寒肛漏:漏出持續不斷,瘡口平塌不起,周圍皮膚發青,膿水清稀且不紅不熟,四周堅硬如石或柔軟如綿,全身疲乏無力,氣少懶言,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脈象虛。

鑒別分析

  • 實熱肛漏:多由風熱燥火鬱結或嗜食醇酒厚味引起,實熱滯留在肛門周圍形成肛癰,破潰形成肛漏。發作時症狀來勢急且劇烈,破潰速度快,瘡口紅腫熱痛,膿汁黃稠厚,病人會出現發熱和寒冷替換的現象,便祕且尿液顏色短且赤。治療宜清瀉實熱,消除肛癰並排出膿汁,可使用內疏黃連湯等方劑,但應注意不要過度施用寒涼藥物,以免傷害元陽。當熱象退後,應改用託裡藥物,使瘡口漸漸收斂,例如使用黃連閉管丸。

  • 虛熱肛漏:多由勞傷憂思、過度性行為等原因引起,肺癆影響到廣腸和肛門而發生漏症。這種情況下症狀發展緩慢,久久不潰,破潰後的膿液像米糜粉漿一樣清稀且淋漓不斷,瘡口長期不收,另外患者可能伴有勞嗽咯血、盜汗潮熱、脈細數等症狀。治療上宜清虛熱、滋陰養精、排解膿液,可以使用清骨散、知柏地黃丸,並加入象牙粉、穿山甲、全蠍等藥物。

  • 虛寒肛漏:多由漏下經年不斷,導致氣血損傷,誤服寒涼藥物,傷及陽氣,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引起陰寒凝滯在廣腸和肛門。這種情況下漏出持續不斷,瘡口平塌不起,周圍皮膚呈青紫色,膿液清稀且不呈紅色或紅腫狀態,四周組織可能硬如石塊或軟軟如綿。患者全身疲乏無力,氣少懶言,面色蒼白,肢體冷冷,舌淡,脈虛。治療以補益氣血,和陰調陽為主,可以使用十全大補丸、金匱腎氣丸等方劑。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慮或需要治療,建議諮詢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