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虛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虛寒症狀和治療方法

虛寒是指中醫中的一種證候,表示身體的正氣虛弱,伴隨有寒氣的症狀。典型的虛寒症狀包括:不欲飲食、口淡無味、吐涎沫、氣短乏力、大便稀薄或者未消化的食物混合、舌淡白、脈細微等。

虛寒的病因主要分為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兩方面。先天不足是指由父母遺傳而導致體質虛弱,容易發生虛寒症狀。後天失調是指飲食不節、勞逸失度、情志不遂等因素,導致正氣受損,使寒邪乘虛而入,形成虛寒症。

治療虛寒主要針對兩方面:扶正固本和溫陽散寒。扶正固本是指增強正氣,常用的中藥有黃芪、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溫陽散寒是指驅散寒邪,常用的中藥有附子、乾薑、肉桂、當歸、白芍等。另外,對於伴有脾胃虛弱的患者,還可以選用健脾益胃的中藥,如山藥、白扁豆、陳皮、砂仁等。虛寒症狀還可能伴隨氣血不足,此時需要調理氣血,常用的中藥包括當歸、熟地、白芍、川芎、丹參等。

預防虛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勞逸要適度,不宜過度勞累或長時間久坐不動;情志要舒暢,不宜生氣、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適度鍛煉,增強體質;定期體檢,及早發現病變並進行治療。

可以在你的文章中插入超連結/索引,將"吐涎沫"(13304)、"附子"(herb/1037)、"當歸"(herb/1011)、"胃"(dic/17517)、"陳皮"(herb/986)以超連結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