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蠱毒」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蠱毒

蠱毒,中醫名詞,有兩種含義:

  1. 人體腹內的寄生蟲,感染後能使人發生蠱脹病。類於血吸蟲的尾蟲幼。

  2. 古代一種能使人失去知覺的毒藥。

蠱毒的起源很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山海經·海內南經》中說:「又東三百里曰蠱毒之山,其上多蠱毒,其下多金玉。」蠱毒之山上有一種叫做蠱毒的毒蟲,它的毒性很強,可以使人致命。

蠱毒在古代被用作一種毒藥。《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曾經派人到南方採集蠱毒,用來毒殺異己。

蠱毒的毒性很強,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療效。《本草綱目》中記載,蠱毒可以用來治療瘧疾、瘡瘍、毒蛇咬傷等疾病。

蠱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蠱毒蟲的叮咬。蠱毒蟲的幼蟲會在人體內寄生,並逐漸長大。當蠱毒蟲長到一定程度時,它會在人體內產卵,這些卵會隨著人體的排泄物排出體外,並感染其他人。

蠱毒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一種特效藥可以治療蠱毒。但是,通過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蟲藥物等藥物,可以控制蠱毒的症狀,並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蠱毒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但是隻要早期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以下是《本草綱目》中關於蠱毒的記載:

蠱毒,生南方山谷。其形如蠶,長二寸,黑色,有毒。人食之,即死。

主治瘧疾,瘡瘍,毒蛇咬傷。

用法:煎湯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蠱毒有毒,不可多服。

蠱毒是一種很神祕的東西,它有著很強的毒性,但是也有一定的療效。希望大家不要對它感到恐懼,如果不小心被蠱毒蟲叮咬,一定要儘早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