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中氣下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中氣下陷是中醫脾氣虛的一種證候,主要表現為脾氣虛弱以致組織弛緩不收縮,臟器鬆弛導致脫垂等病症。脾臟位於中焦,其氣主要從下往上升運,如果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或長期患病損傷脾臟,都可能導致脾陽虛弱下陷,升提功能受損。常見病症有脫肛、長期腹瀉、子宮脫垂和嬰兒頭頂囟門凹陷等。治療方法一般為補中益氣,提升陽氣與舉起下陷的脾臟。

《素問·舉痛論》中提到:中焦不調和,胃中空虛,無法進行正常運化,導致氣上逆,出現呃逆症狀。《靈樞·本輸》中指出:脾臟主管四肢,其氣通達於脣部,其充盈於肌肉,味道甘美,顏色偏黃,氣血遍佈全身。《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治》中提到:脾氣下陷,會出現脫肛、長期腹瀉、子宮脫垂等症狀。《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中也指出:脾氣下陷會出現嬰兒頭頂囟門凹陷的情況。

中氣下陷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不注意飲食,過度疲勞會損害脾胃,脾臟失去正常運轉,升清降濁功能受損,引起中氣下陷。
  2. 長期患病損傷脾臟:長期患病會對脾臟造成傷害,脾臟失去正常運轉,升清降濁功能受損,引起中氣下陷。
  3. 脾陽虛衰:脾陽虛弱,無法提升清陽氣,導致中氣下陷。

中氣下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脫肛:肛門直腸脫出肛門外稱為脫肛。多見於兒童,成人也可能出現。脫肛的原因主要有脾氣虛弱下陷、大便祕結、長期咳嗽、長期腹瀉等。
  2. 長期腹瀉:大便長期不止,或反覆發作,時間持續較長。長期腹瀉的原因主要有脾氣虛弱下陷、濕熱下注、飲食不節等。
  3. 子宮脫垂:子宮從正常位置下降,甚至脫出陰道口稱為子宮脫垂。子宮脫垂的原因主要有脾氣虛弱下陷、氣血不足、腎虛等。
  4. 嬰兒頭頂囟門凹陷:嬰兒頭頂前後兩塊骨頭之間的縫隙稱為囟門。正常情況下,囟門在出生後不久就會閉合,但有些嬰兒的囟門閉合時間過晚,甚至出現凹陷的情況,這就是嬰兒頭頂囟門凹陷。嬰兒頭頂囟門凹陷的原因主要有脾氣虛弱下陷、腎虛等。

中氣下陷的治療主要是以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為主。常用的方劑有補中益氣湯、升陽舉陷湯等。

中氣下陷的預防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
  2. 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3.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4. 適度鍛煉,增強體質。
  5.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