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藥性纂要》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藥性纂要》:清代王遜所著的藥學著作

《藥性纂要》是清代王遜所著的藥學著作,全書四卷,在內容上承襲了《本草綱目》的體例,但在編排上有所改進。全書共收載藥物606種,其中選取《本草綱目》中的藥物597種,另新增9種,並附有評註。

結構與內容

《藥性纂要》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卷,並且在寫作風格上較為簡潔明瞭。其中,上卷論述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中卷論述藥物的主治,下卷論述藥物的附方。這樣的結構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理解藥物的特性與用途。

部分藥物論述

以下是《藥性纂要》中關於某些藥物的論述:

  •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歸肺、脾、心經。具有補氣、生津、安神的功效。主治虛勞、咳嗽、氣短、心悸、失眠等症。

  • 黃芪:味甘、微溫,性平,歸肺、脾、腎經。具有補氣、固表、利水的功效。主治氣虛、自汗、盜汗、水腫、脾虛泄瀉等症。

  • 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水腫等症。

  •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主治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 甘草:味甘、平,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倦怠、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對後世藥學研究的影響

《藥性纂要》作為一部重要的藥學著作,對後世的藥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例如,清代著名醫學家張璐在其所著的《本草備要》中,就大量引用了《藥性纂要》的內容。

這部著作的重要性在於它系統地整理了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為後世的藥物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和指引。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