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陰盛格陽汗」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陰盛格陽汗是中醫學術語,指的是陰寒內盛、阻擋陽氣外出而出現自汗的病徵。治療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真武湯進行冷服。

根據《張氏醫通.雜門》的記載,陰盛格陽汗的病徵包括身體感到冷且自汗、躁動、渴望坐在泥水中,脈搏浮腫且數據顯示接觸時無力感。

真武湯的組成包括附子、乾薑、白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

附子和乾薑具有溫暖陽氣和驅散寒氣的作用;白朮和茯苓具有增強脾胃功能、利尿的作用;甘草具有調節其他藥材的作用;而生薑和大棗則具有助消化、增進胃腸功能的作用。

陰盛格陽汗的病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受寒邪入侵、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寒邪入侵可能會傷害陽氣,飲食不節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過度勞累可能會導致氣血不足。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陰寒內盛,引起自汗的症狀。

陰盛格陽汗的病徵主要包括身體感到冷且自汗、躁動、渴望坐在泥水中、脈搏浮腫且數據顯示接觸時無力感。身體感到冷且自汗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溫暖皮膚表面。躁動是由於陰寒內盛,使陰陽失衡,水火不適。渴望坐在泥水中是由於陰寒內盛,使人體陽氣不足,無法溫暖皮膚表面,出現畏寒怕冷的症狀。脈搏浮腫且數據顯示接觸時無力感則是由於陰寒內盛,導致陽氣受損,出現脈搏顯著膨脹而無力的情況。

真武湯對於緩解陰盛格陽汗的病症具有有效作用。然而,在使用真武湯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