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大腸經」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大腸經

大腸經是手陽明之經,起於大腸下端,沿腹上行,結於胸中,貫通大腸,從脅下出腹,經膕中至外踝後,再沿足跟外側至小趾外側端。大腸經主要治療大腸疾病,如腹痛、泄瀉、痢疾、便祕等,同時也能治療胸脅痛、肩背痛、下肢痿痹等症狀。

大腸經穴位

大腸經共有20個穴位,包括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肩髎、臑俞、天宗、臂臑、肘外緣、外關、肩外俞、大腸俞等。

大腸經配伍

大腸經與其他經絡的配伍關係如下:

  • 大腸經配足陽明胃經:有清熱解毒、通利腸道的作用,主治泄瀉、痢疾、便祕等症狀。
  • 大腸經配足太陰脾經: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作用,主治腹痛、泄瀉、痢疾等症狀。
  • 大腸經配足少陽膽經:有疏肝理氣、通利大便的作用,主治腹痛、泄瀉、痢疾等症狀。

大腸經的保健

  1. 按摩大腸經:用手指按摩大腸經上的穴位,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改善腸道功能。
  2. 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腸道,引起腹痛、泄瀉等症狀。
  3. 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久忍大便,以免引起便祕。
  4.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腸道蠕動,改善腸道功能。

大腸經的注意事項

  1. 按摩大腸經時,力度要適中,不要太重,以免損傷皮膚。
  2. 有腸道疾病的人,在按摩大腸經之前,最好先諮詢醫生。
  3. 孕婦在按摩大腸經時,要避開下腹部,以免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