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便餘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便餘瀝(小便不盡)

小便餘瀝,又稱小便不盡,是指小便之後,尿液滴瀝不盡的一種症狀。主要由於腎虛和膀胱寒冷引起。

根據《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的記載,小便餘瀝是腎氣虛弱,導致膀胱功能不良的結果。

同樣地,《聖濟總錄》卷九十二也提到,虛勞小便餘瀝是由於腎氣虛弱和膀胱功能不良引起的,膀胱功能不良導致氣無法正常轉化,氣無法正常轉化則導致水道無法暢通,進而導致小便後有尿滴瀝的情況。

治療小便餘瀝的方法是溫補腎陽,可以使用肉蓯蓉散、二參丸等方劑。

肉蓯蓉散方劑的組成包括肉蓯蓉、巴戟天、杜仲、牛膝、山藥、茯苓、澤瀉、白朮、甘草。

二參丸方劑的組成包括熟地黃、山藥、茯苓、澤瀉、白朮、甘草、肉蓯蓉、巴戟天、杜仲、牛膝。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小便餘瀝的人應該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飲食方面選擇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溫補腎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韭菜、山藥、芡實等。

如果小便餘瀝的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