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焠針」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焠針,又稱火針,是一種中醫外科治療方法,以燒紅的針具刺入患者皮膚,目的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焠針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內容記載:「病在骨,焠針藥熨。」王冰的註解指出焠針即為火針,可見其在古代用於治療骨科疾病。

焠針的針具一般使用銀針或金針,長約3-5寸,直徑約0.5毫米。在使用前,針具需燒紅,然後迅速刺入患者皮膚,以產生燒灼感。焠針的針刺深度一般不超過0.5寸,以避免損傷深部組織。

焠針的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焠針後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灼熱感,並伴有皮膚起泡。這些症狀一般會在數天內消退。如果焠針後出現嚴重的疼痛、腫脹、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治療,並到醫院就診。

焠針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跌打損傷:焠針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
  • 骨折:焠針可以促進骨折癒合,縮短癒合時間。
  • 腰椎間盤突出:焠針可以緩解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 肩周炎:焠針可以改善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僵硬等症狀。
  • 坐骨神經痛:焠針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焠針是一種簡單、有效的中醫外科治療方法,但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創傷性,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 焠針前要進行局部消毒。
  • 焠針的針刺深度不宜過深,以免損傷深部組織。
  • 焠針後要注意局部護理,避免感染。
  • 焠針後如果出現嚴重的疼痛、腫脹、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治療,並到醫院就診。

焠針是一門古老的中醫外科技術,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於其具有一定的創傷性,因此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並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