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小兒腫病」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小兒腫病,又稱為小兒浮腫,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它通常是由於小兒的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或受到暑濕邪氣的感染,或外感風寒,內傷飲食,脾胃功能不正常,導致水濕停留在體內,肌膚腫脹而形成。

臨床症狀包括面部、四肢和腹部等處的浮腫,皮膚緊繃,按壓後不容易恢復,尿量減少,大便稀薄,舌苔淡白,脈搏細弱。

治療方法主要是以健脾利水為主。可以使用參苓白朮散、五苓散、真武湯等方劑進行治療。

預防小兒腫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飲食要清淡,避免過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以免給脾胃增加負擔。
  2. 避免過度勞累,以免耗損氣血。
  3. 注意防暑降溫,避免感染暑濕邪氣。
  4. 保持正常的排便,避免濕熱積聚。
  5. 平時可以多食用具有健脾利水作用的食物,例如山藥、白朮、茯苓、薏苡仁等。

小兒腫病是一種常見的病症,但如果治療不當,也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腫病症狀時,應及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