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醫典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一本佛教著作,其他名稱有《小止觀》、《童蒙止觀》。它由佛教天台宗創始者陳隋間僧人智覬所撰寫(也有一說是由他的弟子灌頂整理成書)。全書共分為具緣、訶欲、棄蓋、調和、方便、正修、善發、覺魔、治病、證果等10章,論述佛家修禪和覺悟的原則、方法、作用和意義。這本書的內容與傳統氣功相似,但修禪法較容易上手且缺點較少,因此其影響力較大。此書一直被視為修習禪宗的重要參考,並且與後世氣功學的發展密切相關。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二卷第一冊也收錄了這本書。

具緣

修行止觀的首要條件是具備善根和善緣。善根是指內心種有善良的種子,善緣則是指外在的環境和條件適合修行。若沒有善根和善緣,很難修得正果。

訶欲

修行止觀需要先消除貪欲、嗔恚、愚癡等煩惱。這些煩惱就像毒蛇一樣會擾亂我們的心,使我們無法平靜下來修行。因此,要想修得正果,首先要消除煩惱。

棄蓋

修行止觀還需去除各種阻礙。這些阻礙包括身體上的疾病、心理上的困擾以及外界的幹擾等。只有消除這些阻礙,才能真正進入修行境界。

調和

修行止觀還要調和身心。身心就像一輛車,若身體不舒服,心就無法平靜。所以,要修得正果,必須要做好身心調和的工作。

方便

修行止觀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適合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修行。

正修

修行止觀需要按照特定的方法進行修行。止觀是佛教修行的兩大方法。止指靜止不動,觀指觀察思維。止觀相輔相成,需同時修習兩者。

善發

修行止觀需要善於發起正念。正念指的是正確的思想和觀念。想要修得正果,就必須具備正念。

覺魔

修行止觀需要能夠覺察和克服內心的魔障。魔障指內心產生的各種不良思想和情緒。若要修得正果,必須要能夠覺察和克服內心的魔障。

治病

修行止觀可以治癒身心的疾病。佛教認為,身心的疾病都是由煩惱所致。若能消除煩惱,身心的疾病自然會消失。

證果

修行止觀最終能證得佛果。佛果指的是佛的境界。若要證得佛果,必須經過長期的修行。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透過修行止觀,可以消除煩惱、調和身心、覺察魔障、治療疾病,最終證得佛果。這本著作對後世氣功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