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喘逆」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喘逆-呼吸急促,氣息逆流

喘逆是指呼吸急促、氣息逆流的病證,又稱為喘證。詳見《素問.脈要精微論》。臨床上表現為呼吸急促、氣息不暢、胸悶喘憋、呼多吸少,甚至不能平臥。此外,還會出現面色蒼白、脣甲青紫,脈象則多表現為浮緊或結代的情況。

喘逆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肺氣虛弱:肺主呼吸功能,若肺氣虛弱,無法正常宣發肅降,肺氣就會逆行,表現為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2. 肺氣壅塞:肺是一個嬌嫩的臟器,與皮毛有密切關係,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如果肺受到外邪的侵害,就會引起肺氣壅塞,同樣表現為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3. 痰飲阻塞肺:痰飲是由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物質。如果痰飲停滯在肺部,會阻塞肺氣,導致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4. 心氣虛衰:心主血脈運行,若心氣虛衰,就無法正常推動血液運行,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導致氣血壅滯,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5. 肝氣鬱結:肝主疏濕,若肝氣鬱結,氣機不順,也會引起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6. 脾氣虛弱:脾主運化功能,如果脾氣虛弱,運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水濕停滯,痰濕相互結合,阻塞肺氣,進而引起呼吸急促、氣息不暢。

針對喘逆的治療,應根據具體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施治。例如,若因肺氣虛弱引起,可以使用補肺益氣、宣肺止喘的藥物,如人參、黃芪、白朮、五味子等。若因肺氣壅塞引起,則可使用化痰散結、宣肺止喘的藥物,如蘇子、白芥子、杏仁、枇杷葉等。若因痰飲阻塞肺引起,可以使用化痰、燥濕、理氣、止咳平喘的藥物,如陳皮、半夏、茯苓、白果等。若因心氣虛衰所致,則可使用補益心氣、養血、潤肺的藥物,如人參、黃芪、當歸、白芍等。若因肝氣鬱結所致,則可使用疏肝理氣、行氣止喘的藥物,如柴胡、白芍、香附、鬱金等。若因脾氣虛弱所致,則可以使用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藥物,如黨參、白朮、茯苓、陳皮等。

針對喘逆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戒菸限酒,避免煙酒刺激。

  3.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5.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

  6.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