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三十四疔」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三十四疔

病名:按部位、形狀等分疔為三十四種之總稱。出《外科啟玄》卷二。即:一曰心疔,二曰肝疔,三曰脾疔,四曰肺疔,五曰腎疔,六曰麻子疔,七曰石疔,八曰雄疔,九曰雌疔,十曰火疔,十一曰爛疔,十二曰三十六疔,十三曰蛇頭疔,十四曰鹽膚疔,十五曰水洗疔,十六曰刀鐮疔,十七曰浮漚疔,十八曰牛拘疔,十九曰豬疔,廿曰牛疔,廿一曰狗疔,廿二曰羊疔,廿三曰驢馬疔,廿四曰瓜藤疔,廿五曰豆腐疔,廿六曰氣疔,廿七曰鬼疔,廿八曰紅絲疔,廿九曰內疔,卅曰薄桃疔,卅一曰楊梅疔,卅二曰魚臍疔,卅三曰痘疔,卅四曰蜈蚣疔。

各詳該條。

心疔

心疔,又名心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胸部,以男性患者居多。心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胸部疼痛、發熱、腫脹,嚴重者可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心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等中藥治療。

肝疔

肝疔,又名肝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肝區,以女性患者居多。肝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肝區疼痛、發熱、腫脹,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功能損害等症狀。肝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龍膽瀉肝湯、茵陳蒿湯等中藥治療。

脾疔

脾疔,又名脾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脾區,以兒童患者居多。脾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脾區疼痛、發熱、腫脹,嚴重者可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脾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白虎湯、黃連解毒湯等中藥治療。

肺疔

肺疔,又名肺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肺部,以老年患者居多。肺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胸痛、發熱、腫脹,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肺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麻杏石甘湯、百合固金湯等中藥治療。

腎疔

腎疔,又名腎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腰部,以男性患者居多。腎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發熱、腫脹,嚴重者可出現腰痠、腿軟、尿頻、尿急等症狀。腎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知柏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中藥治療。

麻子疔

麻子疔,又名麻子疔,是疔瘡的一種,多發於面部,以兒童患者居多。麻子疔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面部出現紅色丘疹或膿皰,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麻子疔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可用黃連解毒湯等中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