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上齶懸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上齶懸癰

上齶懸癰,又稱為上齶癰,是指發生於上齶部位的癰腫。其臨床表現包括上齶腫脹、疼痛、化膿,並常伴有發熱、頭痛以及口臭等症狀。

上齶懸癰的病因主要分為外感風熱或內生痰火。其中,風熱或痰火上攻時容易堵塞於上齶而引起發病。此外,上齶懸癰還可能是由於其他疾病,如扁桃體炎或牙周炎而引起。

預防方法

想要預防上齶懸癰,可以遵從以下方法:

  • 保持口腔衛生,勤刷牙漱口,避免口腔感染。
  • 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治療方法

對於上齶懸癰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可以選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板藍根等中藥進行清熱解毒的處理。此外,也可用魚腥草、蒲公英以及金銀花等中藥煎水進行漱口,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效果。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以選用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中藥進行活血化瘀的處理。此外,也可使用三七粉、雲南白藥等外敷,以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目的。
  • 扶正固本。可以選用黃芪、黨參、白朮、茯苓等補益中氣的中藥,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預後

一般而言,上齶懸癰的預後良好。然而,若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方法不當,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膿腫破潰或感染擴散等。因此,一旦出現上齶懸癰的症狀,應盡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以下是《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中有關上齶懸癰的論述:

「上齶懸癰,亦名上齶癰。多因風熱或痰火上攻,壅遏於上齶而成。其症,上齶腫脹,疼痛,化膿,並可伴有發熱、頭痛、口臭等症狀。治法,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可選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的中藥,或用魚腥草、蒲公英、金銀花等煎水漱口,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目的。若膿腫已成,可用針刺或切開引流,以促進膿液排出。預防上齶懸癰,應注意以下事項:保持口腔衛生,勤刷牙漱口,避免口腔感染。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如果出現上齶懸癰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