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萎,又稱痿軟舌,是指舌體萎縮,無力自由伸縮轉動,甚至伸不過齒。本症出自《靈樞·經脈篇》:“肌肉軟,則舌痿”。臨證較為少見,多屬危重難治之證。

本症與“舌卷”同以舌體伸縮異常為主,但前者是舌體萎軟無力轉動,後者是舌體捲曲回縮難以伸長,二者概念不同,應予鑒別。

常見證候

  1. 痰濕阻絡舌萎:舌軟無力轉動,言語不利,面白脣青,胸脘痞滿,嘔惡痰多,肢體困重,心悸眩暈,脈沉滑,舌淡紅,苔白厚滑膩。
  2. 心脾兩虛舌萎:舌軟無力,面色無華,脣爪淡白,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飲食減少,四肢倦怠,脈細弱,舌淡嫩,苔薄白。
  3. 肺熱燻灼舌萎:舌乾而軟,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氣逆而喘,咽乾鼻燥,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乾燥或不暢,脈細數,舌質紅,苔薄黃少津。
  4. 肝腎陰涸舌萎:舌枯晦歛縮而萎,口乾齒燥,昏沉嗜睡,神倦耳聾,兩顴紅赤,手指蠕動,甚或瘛瘲,心中憺憺大動,時時欲脫,脈微細欲絕,舌紫絳無苔。

鑒別分析 痰濕阻絡舌萎與心脾兩虛舌萎的區別在於:痰濕阻絡舌萎舌萎略有硬感,伴言語不利,苔厚膩;心脾兩虛舌萎舌軟無力,言語聲低,苔薄白不膩。其他方面如面色、脣爪、胸脘、痰涎等也有一定區別。

肺熱燻灼舌萎與肝腎陰涸舌萎的區別在於:肺熱燻灼舌萎舌乾而軟;肝腎陰涸舌萎舌枯而萎。前者病變在上,有肺熱陰虧之症;後者病變在下,有陰虧風動之徵。

治療建議:

  1. 痰濕阻絡舌萎治宜燥濕健脾,滌痰開竅,方選滌痰湯。
  2. 心脾兩虛舌萎治宜補養心脾,方用歸脾湯。
  3. 肺熱燻灼舌萎治宜清肺養陰潤燥,方用清燥救肺湯。
  4. 肝腎陰涸舌萎治宜育液養陰,方用加減復脈湯或三甲復脈湯滋陰潛陽,或大定風珠滋陰潛陽。

以上是舌萎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