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濕熱腹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熱腹脹

濕熱腹脹是一種由於腸胃內積聚濕熱而導致的腹部脹脹症狀。具體病證表現為面部腫脹、黃腫,尿液呈赤色且有澀痛感,大便可能出現結糞或水樣黃便,中午後可能會出現潮熱、煩躁和口苦。治療上以清利濕熱為主要方法。根據具體病證,可使用龍膽瀉肝湯、木通六一散、八正散、家祕瀉黃散、大柴胡湯和乾葛石膏湯進行治療。

以下是濕熱腹脹的症狀描述:

  1. 面目黃腫:由於濕熱在腸胃中積聚,阻礙氣機暢通,導致水液停滯,引起面部浮腫和皮膚發黃。
  2. 小便赤澀:由於濕熱滯留在膀胱中,使膀胱氣化功能不順暢,導致小便顏色短赤,伴有疼痛和澀痛感。
  3. 大便結糞或水樣黃便:由於濕熱積聚在腸胃中,使腸道傳遞功能受到影響,導致大便幹結或水樣黃便。
  4. 日午潮熱:由於濕熱積聚,生成火熱,導致中午過後出現潮熱、煩躁和口苦等症狀。
  5. 煩渴口苦:由於濕熱積聚,耗損津液,導致口乾舌燥、口苦。
  6. 口甘口淡:由於濕熱積聚,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食慾不振、口淡不渴等症狀。
  7. 腹脹腹痛:由於濕熱積聚在腸胃中,使腸道氣機不暢,導致腹部脹脹和腹痛,疼痛可向肋部放射。

濕熱腹脹的治療方法如下:

治療濕熱腹脹主要以清利濕熱為目標。常用的方劑包括龍膽瀉肝湯、木通六一散、八正散、家祕瀉黃散、大柴胡湯和乾葛石膏湯等。

龍膽瀉肝湯能夠清肝膽的濕熱,利膽退黃。主要用於治療因肝膽濕熱引起的腹痛、口苦和黃疸等症狀。

木通六一散能夠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膀胱所致的尿液短赤和澀痛等症狀。

八正散能夠清熱利濕,和胃止瀉。主要用於治療因濕熱蘊結腸胃引起的大便幹結或泄瀉等症狀。

家祕瀉黃散能夠清熱利濕,通便退黃。主要用於治療因濕熱積聚腸胃所致的黃色稀水樣大便等症狀。

大柴胡湯能夠清熱解毒,和胃降逆。主要用於治療因濕熱蘊結而引起的午後潮熱、煩渴和口苦等症狀。

乾葛石膏湯能夠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主要用於治療因濕熱積聚而導致口乾舌燥、口淡不渴等症狀。

濕熱腹脹的飲食調理如下:

  1. 飲食宜清淡,多攝取蔬菜水果,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2. 不宜食用油膩、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3.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4. 保持正常的大便通暢。
  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濕熱腹脹的預防方法如下:

  1.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
  2. 避免食用生冷和難以消化的食物。
  3. 避免過度勞累。
  4. 保持心情舒暢。
  5. 適度進行運動,增強身體素質。